從明年開始,新郵發行將采取預訂和窗口銷售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新郵發行時不公布發行量、等發售期滿后再公布。從近日預報的明年生肖郵票的情況來看,發行量預報確實取消了,這也就意味著從明年1月開始,如果要投資尚在發售期內的新郵,必定要面對著發行量未公布這一不確定因素。至于明年新郵的表現究竟能達到怎樣的水平,雖然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就這種形態本身而言,筆者倒以為,這何嘗又不是現有郵品的一次機遇呢?
無論發行量是多還是少,能夠預先公布新郵發行量,至少對投資者而言是有利的,大家盡可以根據郵票的題材、發行量等綜合因素來決定投資與否和介入的力度,客觀上為把握投資方向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事實上,近年來,根據不同的發行量狀況,市場已經客觀上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新郵價格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參照。明年新郵在發售期內不公布發行量,其用意在于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的需求,平抑過度炒作新郵等情況,從這個角度出發,這樣的安排無可厚非。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至少在新郵發行后的半年時間里,發行量確實是投資者無法琢磨的一個謎,這個謎使投資新郵增添了許多變數。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對明年最先幾套郵票發售期過后所公布的發行量情況的分析來大致尋找明年新郵發行量的基準點,但是這樣的研判同樣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畢竟各套郵票之間的具體情況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新郵需求量較大,有的則不盡然,而且一旦前兩套新郵的發行量如果偏少、投資價值有所提高的話,那么很難保證后面發行的郵票依然能延續這種趨勢,正因為其投資價值較高,反倒會吸引投資者加大對后面新郵的參與力度,一擁而上的結果倒容易造成新郵發行量的上升。況且,等到投資者能夠基本上弄明白前幾套新郵的大致發行量的時候,那也是半年發售期截至前后的事了。事實上,放在市場角度而言,這樣的發行量判斷顯然沒有多大的意義,投資的機會恐怕不會一直等到你把發行量判斷清楚。
所以,雖然我們對現有郵品的現實表現不一定滿意,對它們的投資屬性或許也有或這或那的詬病,但至少就發行量的角度而言,它們相比于明年的新郵倒還確實是有一定優勢的,那就是明確的發行量能夠讓投資者心里有數,在投資決策時能夠起到比較有價值的參考作用。如此一來,我們在對明年的郵市行情進行預判時,倒要注意不能把目光僅僅盯住明年的新郵,事實上,在明年新郵發行量墓本情況暫時不明的情況下,廣大投資者倒真的未見得就敢輕易介入,畢竟這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而這種狀況所能產生的結果之一就很有可能是新郵突出表現機會的減少,換言之,就客觀的投資條件來看,至少在發售期限內,明年新郵所能提供給投資者的參與機會可能會略有減少,而一旦這種局面形成的話,那么現有的這些發行量明確的郵品就自然而然地會成為投資者選擇的對象,以小版張為例,明年雖然小版張的套數有所下降,但同樣也面臨著發行量不明的情況,而相比之下,2003年至今年所發行的這些小版張盡管表現有所差異,特別是2005年小版張的表現更是差強人意,但是對它們投資者還是能把握的,更何況,它們的發行量特別是03,04年小版張的發行量本來就不大,明年新郵小版張未見的就能比它們少,而05年小版張又有極為明顯的低價優勢,明年新郵小版張在它們面前是否有競爭力還是個未知數,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與其在明年新郵上大費躊躇,倒不如抓住我們心里有底的現有郵品來得實在,況且,既然郵政出臺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平抑新郵炒作,那么我們將投資重心放在現有郵品上,倒也合乎政策面的指向。
來源:大江南收藏/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