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品拍賣一向是拍賣場上的傳統項目。回顧2005年,藝術品拍賣的火爆也帶動郵品拍賣市場熱度持續升溫,市場流通量增加不說,名家珍藏也紛紛亮相,高價位的成交記錄更是層出不窮。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國古典郵票為代表的郵品投資主體,逐漸在拍賣市場上確立。古典郵票成為郵市投資的新金礦,名家珍藏開始在拍賣市場上唱主角。
古典郵票紅紅火火
中國古典郵票包括1878年發行的大龍郵票、1885年發行的小龍郵票、1894年發行的萬壽郵票以及1897年發行的紅花加蓋郵票。在國內外拍賣市場上,中國古典郵票頗得買家青睞,近一兩年,市場熱度更是持續升溫。2005年11月20日的香港斯賓客拍賣會上,一枚紅印花加蓋小字“壹圓”郵票(簡稱“小壹圓”,下同),估價為150萬至200萬港元,在諸多買家的競爭中以230萬港元成交,創下“小壹圓”成交價的新高。此外,一枚紅印花小字綠色加蓋暫作小字2分郵票,俗稱“綠衣紅娘”,也以172.5萬港元的高價成交,為此次拍賣的第二高價。
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紅印花郵票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上海拍賣行推出的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大壹圓復組全格二十五枚,由于是王紀澤和張包平之的舊藏,雖然起拍價只有10萬元,但最終被一位來自臺灣的買家以45.1萬元的成交價收入囊中。在北京誠軒的拍賣會上,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大字4分25枚全格,估價12萬至15萬元,成交價卻高達20.9萬元。
對于普通收藏者來說,大龍、小龍等傳統中國古典郵票依然是投資熱點。像大龍薄紙新票的價格已經穩定在5000元之上,舊票的價格則已經超過了3000元。至于小龍郵票,買家則關注其舊票,其價格已經從上半年的350元左右上升到下半年的400元左右。
名家珍藏成為主角
世界郵壇的郵票孤品——“稿”字四方連以220萬元成交,無疑是今年郵品拍賣市場最耀眼的拍品,而它正來自著名集郵家沈曾華的專場拍賣。除此之外,在2005年登上拍臺的名家珍藏還有中國嘉德推出的林崧郵票收藏、蘇黎世亞洲拍賣行推出的柯治軍博士珍藏之紅印花郵戳及郵史專集、斯賓客拍賣行推出的“TWYSTE”郵集及上海拍賣行推出的張愷升實寄封片專集等。這些珍藏都拍出了好成績。
其中,中國嘉德2005年春季郵品拍賣會林崧收藏及郵品中,1935年中華蘇維埃郵政紅軍戰士圖郵票半分一枚,估價4萬元,卻在激烈的競買中以高于估價10倍多的42.9萬元成交。另外,柯治軍收藏的1897年5月3日福州寄往美國的一件紅印花實寄封,以超出估價2倍多的80.5萬港元成交,這也是蘇黎世亞洲整場拍賣會的最高價。至于上海拍賣行推出的張愷升實寄封片專集,成交率竟達到了100%。許多普通郵品的成交價都大大超過了市場的預期,再次說明名家珍藏已成為郵品拍賣市場當仁不讓的主角。
珍郵潛力不可估量
綜觀今年郵品拍賣,在海內外市場上,只要是珍郵,就能引起買家的追逐,且成交都相當活躍。在海外市場,斯賓客秋季郵品拍賣最值得關注,其推出的“TWYSTE”郵集因珍郵云集而競買火爆,其中一枚非常罕見的在中國使用的黑便士封,估價為5萬至8萬港元,成交價竟高達46萬港元,是估價的近6倍。據了解,它是由當時的英國遠征軍在1840年寄出,并于1841年抵達英國。它上一次出現在拍賣場上,是在1965年大衛德爵士的郵集中。“民國四珍”中也有三種都拍出了好成績。比如,北京二版帆船肆分加蓋“暫作叁分”倒蓋郵票蓋銷,成交價為69萬港元;北京一版帆船叁分加蓋“暫作貳分”倒蓋郵票成交價為51.75萬港元。
在內地市場上,上海拍賣行推出的藍軍郵、紫軍郵和黃軍郵四方連的成交價達到了220萬元。由于紫軍郵和黃軍郵四方連的總體價格也就在幾萬元,因此藍軍郵四方連的成交價還是堪稱佳績。在8月深圳世紀經典拍賣行的郵品拍賣會上,“一片紅”的郵票由于在邊紙帶有設計者萬維生先生的簽名和蓋章,成交價達到了23.5萬元。
珍郵的拍賣成交價往往預示著今后郵票市場的走勢。從目前郵品拍賣市場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受到市場追捧的拍品,在出境方面,都不會受到海關的任何限制,這也使得郵品的投資與國際接軌。通過差價進行投資,已經成為海內外買家的主要投資方式,市場潛力可觀。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