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發行"齊白石先生書畫作品選” IC電話卡 |
發布日期:2006-2-6 20:2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中國集卡網,網址:www.chinajika.com
大師生平
齊白石是在各方面造詣都很高的現代繪畫大師,他跨越了兩個世紀,活到將近百歲。繼清末民初海派畫家之 后,他把傳統中國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他的人品、繪畫、詩句、書法、篆刻,無不出類拔翠。他的風格對現代 乃至當代中國畫創作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
齊白石,原名純芝,字謂清、蘭亭,小名阿芝,后改名璜,字萍生,號白石,白石翁,老白、又號寄萍、老 萍、借山翁、杏子塢老民、齊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生于公元1864年,卒于1957年,湖南湘潭 人,長期僑居北京。
齊白石家境貧困,世代務農,僅在12歲前隨外祖父讀過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種田,什么活都干,12歲 學木匠,15歲學雕花木工,掙錢養家。那時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陳規,“造出許多新的花樣”。人稱 “芝木匠”,1882年他給一家雕花,在主顧家“無意間見到一部乾隆年間刻的《芥子園畫譜》,五彩套印”, 非常高興,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畫了半年。 1888年,齊白石27歲時開始繪畫生涯,先后從蕭鄉陔、文少可、 胡沁園、譚溥等人學畫,從陳作堝讀書,從王湘綺攻讀詩文,任龍山詩社社長。1902年起,出游陜西、北京、江 西、廣東、廣西。七年間“五出五歸”,得見名山大川,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 一路改學趙之謙體。1917年二進北京,結識陳師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1919年定居北京,從陳師曾勸,始行 變法。1926年應林風眠聘于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任教。1936年游四川。1937年自加兩歲。60歲后定居北京,以 篆刻賣畫為生,日本人和法國人買走了不少。這時期他與梅蘭芳相識,第一次碰面時,齊白石為梅蘭芳畫草蟲,梅 蘭芳則為齊白石唱一段貴妃醉酒。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表示“畫不賣與官家”。1946年重操賣畫治印生涯, 同年赴南京、上海舉辦個展,并應徐悲鴻聘,任北平藝專名譽教授。1949年當選中國文聯委員、中華全國美術工作 者協會委員。1952年聘為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文史館研究館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 主席、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曾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 術家”稱號。1955 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通訊院士”榮譽狀。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1957 年,擔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同年9月16日謝世。卒年95歲。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之一,同年于中國美術館舉辦《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誕生100周年紀念展覽會》。1983年底至1984年1月于中國 美術館舉辦《紀念齊白石誕辰120周年作品展覽》。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齊白石作品選集》、《齊 白石作品集》、《齊白石山水畫選》等問世。
作為齊白石老先生的故鄉,湖南電信近期發行了一套IC電話卡,該卡4枚一套,面值130元,所選用的4枚作品 都是齊白石老先生一生中的力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