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動但眼要動 張健初
上一周的市場依舊不好,不好的原因,不是市場價格不上不下呈膠著狀態,而是市場依舊沒有人氣。拾遺補缺的集郵者不來,專門走短線打滑板的不來,異地跑地區差價的不來,連進場做買賣的郵商也不大愿意過來。有細心人做過統計,上海盧工郵市,現在還能堅持把卷閘門拉起來的商家,只占到市場經營者的35%,而這之中,又以做打折卡的居多。再除去經營錢幣者,真正做郵票的商家,更是寥寥無幾了。
讓市場再次感到心寒的,是新問世的疊色樣張“金銀器”。從問世的88元附近,行到上周末的72元,已經往下連摔幾跤了,但空方依舊不屈不撓,這個星期又把它從72元打到67元。雖然跌幅沒有超過10%,但對于炒新者的心態,打擊不小。另一款市場嚷得兇的品種“會徽”個性化小版,上下折騰了一圈,再度從上周收盤的29元附近,跌到本周的26元。盡管只下跌了3元錢,但跌幅卻超過了10%。問題是歇夏期內最怕聽到的兩個字,一個是“熱”,一個是“跌”,像蚊子的“哼哼”聲一樣,老在耳邊回響。前者讓身體上受不了,后者讓心理上受不了。相比之下,后者的壓力更大。
其實見怪也不怪,必定這種蕭條現象,在我們身邊,已經持續多年了。前些年,一些心氣大的參與者,還與這規律抗爭,甚至有“誰說歇夏和誰急”的認真勁兒。這兩年大家心態都平和了,歇夏就歇夏,大不了在空調房間時呆兩個月,有什么了不起?錢是人賺的,錢也是人用的。即使是等著錢用,也不在乎這兩個月呀。我們說“以靜制動”,多少也有這種意思。
但對于真正的高手,“靜”與“動”是相對的,“靜”在“動”之外,“動”在“靜”之內,兩者相輔相成。“靜”是心不動,它是表面的狀態,是厚厚的一層防彈外衣。要“動”的,是眼睛,也就是對市場走向的觀察,是對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的捕捉。如果說真的有歇夏攻略,“心不動眼動”也是其中最具實際意義的一招。
必須承認,近些年郵市慣性歇夏,雖嚴重破壞了參與者的心態,但并沒有破壞郵市基本向好的大趨勢。郵市依然是一只不死鳥,雖然炎炎夏季縮在身子在樹蔭下乘涼,但只要稍有北來的風,風中稍稍有一絲絲涼意,整個大勢就會立刻復蘇過來。這一點,在歷年市場行情K線圖上,可以得到充分證明。俗話說,久晴必陰,久陰必晴。其實郵市行情也如此,久漲必跌,久跌必漲。或漲、或跌,都是暫時的、局部的。也正因為如此,無論行情的起與落,對于參與者,應該說,都會帶來一些能創造收益的機會。
心不動但眼要動,就是讓參與者在漫漫歇夏期內,觀察市場的那雙眼睛,不能有一刻的停息。道理很簡單,郵市歇夏,許多郵品價格紛紛走低,這顯然大大減少了我們的參與風險,同樣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參與勝算。心不動眼動是高手的智慧與膽略。有史可鑒,前些年“庚申猴”走低至1300元附近,都認為價格太高,還要繼續往下,結果金猴一仰脖子,呼啦啦就躥到2100元高位上來了。之后發行的一些小型張,如“梅花”,如“白鶴”,如“壁畫①”,如“水滸①”,如“名樓”,等等,一度都被市場認為還有下跌空間,結果一不留神,價格也紛紛上了新臺階,有的上漲幅度,甚至超過40%。如果當時有慧眼,看中巨大的機遇,現在不肯定賺個盆滿缽滿嗎?
歇夏期的郵市處于弱勢,弱勢自然有弱勢的應對方法。我們不盲目跟風,但我們也不盲目歇夏。對于參與者,機會無處不在,關鍵看你生有一雙什么樣的眼睛,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善于觀察,勤于觀察,勇于觀察。心不動眼動,總會被你看到生財之處的。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