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翻看一下郵票圖和郵資封片的郵資圖,我們會發現郵資圖與郵票圖選題相同的舉不勝舉,有的圖案甚至幾乎一樣。像國寶大熊貓已經第16次入方寸,這16次有郵票也有郵資圖。當然,像大熊貓這樣的國寶,多宣傳幾次,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太多了,必然減少了其它題材入選方寸的機會。郵資圖案與郵票圖案“撞車”的事,在近些年出現的機率大大增加了。
不論是發行郵票還是發行郵資封片,其目的主要是對相關事物或事件進行宣傳,但同一事物既發行郵票又發行郵資封片,浪費了寶貴的發行機會不說,也不利于對更多事物進行宣傳。我國無論是自然資源還人文資源都非常豐富,等待上方寸者太多了,應該給更多的選題以機會。
因此建議地方在申請發行新郵資封片時,應認真研究選題方案,已經發行過郵票的就不再中請發行郵資封片。國家審批部門則要認真把關,對和郵票“撞車”的郵資圖謹慎審批或限制審批。讓更多的方寸資源登上國家名片,從而擴大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宣傳范圍。
作者:劉榮 文章來源:
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