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迄今我國也是世界最大的圓形火車站——上海南站正式投入使用,而暫代上海南站功能的梅隴臨時火車站則功成身退,這使得梅隴站曾經發行的機車圖鐵路客票磁卡引起了收藏者的關注。
鐵路客票磁卡,即俗稱的“磁卡火車票”,在我國雖已有了9年的歷史,但仍屬于較為新奇罕見的事物。作為統一規范的鐵路客票中的一個“另類”品種,它已受到了眾多收藏者的青睞。
1997年9月18日和12月20日,上海鐵路局在上海市區西南的梅隴站和金山衛東站2次推出了5枚金梅專線鐵路季度儲值磁卡車票。這是我國首次發行鐵路季票磁卡,也是第一張能夠直接作為車票使用的鐵路磁卡。
這一系列磁卡是以“蒸汽機車”為主題,每枚獨立編號,磁卡主圖均是我國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蒸汽機車。1997年9月18日發行的1997年第四季度磁卡,正面為金底棕色圖,主圖為1876年我國首條營運鐵路——吳淞鐵路的牽引機車“天朝號”,上方印有“中國首張鐵路磁卡季票”字樣,右下角為儲值“60元”、期限“1997年第4季度”和流水號。1997年12月20日發行的1999年全年四個季度的4枚磁卡,則全為彩色印刷,主圖分別為20世紀20年代運行于津浦鐵路的貨運機車、1922年開始運行于京綏鐵路并成為三四十年代主要機車的“馬雷型”機車、50年代新中國制造的第一批蒸汽機車“MK型”、七八十年代我國的主要機車“前進型”。每枚磁卡的儲值仍為60元,磁卡名稱則由“鐵路磁卡季票”改為“鐵路季度乘車卡”。5枚磁卡的背面圖案基本相同,包括磁卡編號、正面機車簡介、磁卡使用說明、金梅專線列車時刻表等內容。
1998年底,金梅專線又發行了1999年全年四個季度的4枚乘車卡,圖案分別為我國各時期主要的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此后不久,上海南站短期投入使用,梅隴站關閉,金梅專線改為金南專線,后來新上海南站開工建設,重又恢復了梅隴站與金梅專線,但都沒有發行新的鐵路專線磁卡。
作為我國鐵路最早使用且短期存在的磁卡,金梅專線乘車卡無論從發行時間、使用期限,還是發行量上看,都是具備了很高的收藏價值的。
作者:郭健 文章來源: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