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這個時間,郵市冷冷清清的,北京和上海的郵市狀況我不知,成都市場除了做電話卡的,能堅持擺攤的真沒幾家,郵商的心伴隨著空蕩的市場,心里空空的,冷冷的,看著卡商忙碌的身影,一臉的無奈與愁腸。
也就在去年的這幾天,我被通知回交通廳上班,叫國慶后報到,反正郵市又是這樣,上班打發日子有何不可,于是應允了。去秋的九月初,我呆在家中,看著堆在房角的些許郵票,雖說都是純收入,但想到市場的現狀,更是心緒萬千,心里空蕩蕩的不知所云,總感到要發泄一通才舒服,于是提筆寫了第一篇有關郵市的文章,并通過許少懷發在一塵網上,沒想到內心的感想競然有如此大的影響。
單位上的鎖事就不敘說了,自從有了這臺電腦和充裕的時間,讓我有了發揮寫作的條件,一年中近200篇拙文,居然還小有名氣(盡管我不在乎),郵市還真的好轉起來,價格自然也上了個臺階,我心里高興,大家心里同樣高興。成都老胡(網名OM)不知是有心還是無心,在聊天室稱我是“黃吹吹”,朋友間善意的玩笑我并不在意,沒想到廖鞠庚、劉楚上月成都之行后,
一年時間來,天南地北的認識了不少朋友,甚感欣慰,經過交往,真正感到集郵市場藏龍臥虎,高人眾多,人才濟濟,真讓我大開眼界,受益菲淺,自愧不如。
郵市能有今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郵政作為主管職能部門,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肯定起了橋梁的作用,但在集郵方面存在的問題(郵票打折和郵票使用),損害了群眾利益,自然要受到群眾的遣責,人大代表三次提出的質詢議案,是代表人民心聲的真實反映,郵政這些損人的舉措肯定是與黨的方針、政策背道而馳的,遲早會群眾的“吶喊”淹沒。
郵市發展到今天,多空雙方的爭辯沒停止過,不過在國家政策的作用下,郵市趨勢向好無可非議,國家要郵市起來,政策要市場走健康之路,商品經濟的規律要讓郵票回歸價值,這一切,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擋的吧!遵循價值規律,順應時代發展,才是真正的智者。
我一向做事光明磊落,從一開始就以真實姓名注冊網上,心里有什么說什么,沒什么可遮遮掩掩的,網上虛無的世界,沒什么名利可言,交朋友、談郵票和行情,文明聊天,有什么不可呢?有時愛開點玩笑,OM還叫我“老頑童”,我是又好氣來又好笑,不過話又說回來,成都老胡內心對我是善意的,真心對我好,和這樣的朋友交往,值。
這次行情能走多遠,多高,我以前都講了,多說讓人煩,還是那句話,機會就在眼前,賺的錢是自己的,不把握機會,別人賺了還會分兩個給你不成。
挑選郵票,精品與低價是首選,你想跟熱點就跟,你想悟就悟,時間到了自然水到渠成,此外,一定要分折大勢,分折各版塊的變化,該怎么運作,全憑自己了。
20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