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馳,轉眼2006年就過去10個月了,1-6月,郵市大盤基本上處于上升通道之中,老票經典,幅度較大,型張航母,緩緩啟航,但進入7月盛夏,政策突變,炒新再起,入市資金不足,諸多政策未能兌現,郵政改制遲緩,本應活躍的黃金10月,反而處于交易停滯,上下兩難的境地。
三季度行情回顧
7月天氣熱,歇夏不可擋,市場有熱點。
山西太原全國集郵展覽閉幕,德國世界杯足球賽結束,天氣轉熱。郵市人流日漸增多。
遺憾的是,從7月1日開始,武漢郵政局,除指定的武珞路、上海路、花橋路、彭劉洋路等6個郵政支局外,其他郵局拒收自帶郵票的包裹,據稱這是為了防止假郵票。
深圳、福州等地郵局,也以鑒定郵票真假為由,4天至7天后甚至更長時間后才可將包裹寄出。
這種違背《郵政法》與郵政總局406號文件的做法,嚴重阻礙了打折郵票的使用,對于郵市人氣打擊極大。
7月第二周,新老品種絕大多數維持現狀,老紀特板塊沒有下跌品種,且有22個品種上行。部分品種跌多于漲。“文”票、編號票穩定不變。
JT票板塊,6個品種有升幅,平均升幅約為8%,另有89個品種走低,平均跌幅為13%左右。2003、2004、2005年小版張橫盤。 炒作熱門品,“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品種由66元升至69元,“奧運”極限片由111元降至103元。
整個7月,酷熱難耐,市場出攤率明顯下降,入市人流萎縮,成交量回落。但絕大多數品種高于6月底調整低點。
編年小型張從7月上旬開始呈現反彈,到7月下旬絕大多數編年小型張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8元超跌張穩守并突破5元關。
“奧運”題材炒作繼續,“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小版于7月中旬再度接近70元,“會徽”和“吉祥物”小版票在83元和44元附近。其他奧運題材郵品表現逐步趨強,如JP1和JP15的“奧運獎牌”片市價揚升到150元和35元附近,而JP39“盼奧運”也在7元左右,“92奧運”小型張整盒市價攀升到460元,“雅典奧運會”小版張升至22.5元。
06新郵發行量不確定,并常有貨源涌出,“狗大小版”回落,7月中旬已分別下挫到33.5元和18元,“民間燈彩”小版張回調到14.8元,“犬”不干膠小版張創14元新低,“取消農業稅”全張票下滑至40元,6月上旬發行的“航天50周年”小版票在35元附近遇阻,并緩步下滑至28元。
7月的明星無疑是金猴,在“歇夏期”爬到2180元的價位。金猴的上漲,帶動了其他相關的老郵票的穩步上漲,成為06年與往年最大的不同。
7月另一明星是“十大將”小版
發行于2005年9月27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小版張,面值8元,發行量930萬張。該張題材重大,是近年來人物郵票的重量級品種,發行后最低跌至6.3元的低位。年初有資金介入,2月初創15元新高。6月下旬則跌至8.2元,7月底攀升到11元上方。歇夏期中的抗跌性依然較強。
8月中旬農業稅版票炒起,奧運系列風頭盛。
8月中旬依然酷熱歇夏,大盤開始向上。農業稅、奧運會徽,以及05新小版和JP板塊的表現較好。
《取消農業稅》版票,6月中旬越過35元,6月底已達到45元,8月底,其最高價達87元/版。
“奧運吉祥物”會徽版票,8月12日在93元左右,奧運不干膠85元,“奧運吉祥物”版50元左右。
2005小版走勢小幅向上,市場中的西藏小版已經在10元多。復旦小版在10.3元。洛神賦小版已經在12.9元左右,十大將版在10.3元多,雞公山小版為5元。
8月底,T46猴2320元/枚有買盤收購,方連9400元收購。
《安徒生童話》不干膠小版張炒成一時的“龍頭”。
2005年6月1日發行的《安徒生童話》不干膠小版張,總面值為7.6元,發行量265萬版。搖號供應一度緊俏。反復炒作后05年6月9日走高到21元,6月下旬跳水,7月初最低跌至10元附近,2006年春節后一度反彈至19元,5月中旬回落到11.5元附近,8月中旬再次反彈,在14元上方波動,8月底達到19元。9月郵市相對活躍新疆小版異軍突起
9月4日中央電視臺公布郵政改制正式啟動的消息后,立即在郵市引起大反響。網上議論很多,跟帖也很積極,一家集郵網站24小時點擊率達到1.5萬次,連續幾天,郵市都在普漲。交易活躍,成交量有效放大,熱點逐漸擴散,板塊輪動,主力品種交替出現。
6日,開始普漲。03小版由4日的1020元漲到1050元,04小版由235元漲到245元,會徽小版由102元漲到108元。一些JT精品票,郵商不愿出售,還高價求購。例如:J58科學家8月份價65元,郵商80元求購;J62重返奧運價38元,現42元求購。
足球A突起,買盤價格在17.3元附近,17.5元有人收購。本月足球A上升到19元。
8日,安徒生不干膠漲到23元,七仙女小本票出現大量買盤,上海兩次成交二次共70包,兌現資金20余萬元。
“奧運”“運動項目”9月由40元上升到43元,漲幅接近8%。“奧運”不干膠在79-81元之間橫盤。
“奧運”極限片由中國集郵總公司制作發行,原圖放大,屬于商業片。由于量少,莊家有意囤積控盤,竟然被炒成“奧運”系列郵品的領頭羊。進入9月后,“奧運”極限片在從145元一160元之間,升高到156一159元之間。
9月郵市相對活躍的郵品,03、04、05小版,以及2006小版,JP、PP郵資片都走出了一個整體上行的小陽升格局。
準新郵中新疆小版異軍突起
新疆小版張一度打折,隨著行情的走好,才漸漸賣到面值7.2元每版,喊價為7.5元。9月初,正當場內外的許多投資者為選擇異彩紛呈的市場亮點進行投資而不知所措之際,莊家突然在7.2元左右的價位將貨源一掃而盡,新疆小版由此加入炒作清明、洛神、安徒生不干膠的馬甸炒區,開口喊價就是8元。最高價百版價格880元。
新疆小版的運作成功是一個小奇跡。老票經典票收益高
進入9月,“庚申猴”的收購價達到2250元,四方連則高至9260元(均2315元枚)。單枚“庚申猴”的喊價2400元左右。老票中的精品,如1974年至1982年票張全,8月中旬收購價為23600元,至9月,上升到24000元。編號郵票的收購價,也由4100元上調到4400元。
9月底51個品種的老型張(全張)與元月比,26屆乒乓賽小全張漲幅最大,從2450元漲到3700元,漲1250元,漲幅達50%,梅蘭芳其次,從27800元漲到38800元,漲11000元,達39.5%,牡丹24%,愛科學10%,奔馬33%,杜鵑花33%,仕女圖29%,荷花18%,齊白石7.9%,紅樓夢9%,其他品種,增幅一般也在l0%以上。漲幅超過前5年。
印量在100萬枚左右的那些精品、熱門品如紅樓夢、西廂記、兵馬俑、牡丹亭、三國、水滸、聊齋第一組,還有仕女圖、敦煌壁畫、杜鵑花等名畫、花卉型張,在歇夏期間,仍不乏購買者和大手筆投資者。
事實證明,投資老票精品,收益率遠比跟風炒新要高得多。
熱炒品種價高,公司貨源隨之而來,市場資金有限,難以承受,因而,9月底至國慶長假期間,郵票市場人氣偏差,大盤成交萎縮,橫盤整理,熱門品種價格欲振乏力,市場處于消化賣盤貨源的狀態。《奧運不干膠》76一77元,奧運《吉祥物》55元,《會徽版票》102元,《奧運項目不干膠》37.5元,《安徒生不干膠》16.2元,80年猴票2480元,贈送狗最高22元帶封。
10月轉折點大盤有回調
10月郵市陷入僵局,奧運極限片風險凸顯,錢幣博覽會門票開炒。
黃金周過后,郵市還在長假效應中沒有恢復,10月9日晚10點,中央電視臺財經報道《郵政大變局》,長達50分鐘,展示了郵政改制的難度,國家郵政局行業管理司司長達瓦:這次國務院27號文件明確規定,郵政業是國家重要的公用事業。一個人能不能收到一封信,這是關系到人權問題,關系到人的政治權利。改革以后,郵政普遍服務,只能是加強,不能削弱。要按照普遍服務的規律,按公共服務的規律去辦,由財政補貼。總體給人印象是舉步維艱,郵人最關心的郵票今后如何發行,集郵公司何時下海問題都沒有提到,令人失望。對于郵市是一盆冷水澆頭。
郵市成交清淡,只有奧運極限片一枝獨秀。
10月2日,奧運極限片成交還較少,收盤在143元;10月8日,收盤168元;15日,195元成交;10月18日,205元成交;10月20日,226元成交,已經高于售價近4倍,莊家的控盤與拉高的決心非同一般,風險日現。10月21日下午,開始下跌,211元成交。
10月7日9時,馬甸郵市郵商馬某剛走出轎車,突然遭到一名持刀男子刺殺。此次刺殺事件與炒作“奧運”極限片有關。行兇者楊某做空奧運極限片,而近期“奧運”極限片市價從135元漲到160元,他做空的1000多本“奧運”極限片,加上每天3元多的利息,總共要賠2萬多元。而平臺借款到期,馬某要平倉,逼楊某還債,從而導致慘劇發生。
炒作與作空的風險由此可見一斑。
10月16日發售錢幣博覽會門票,幾個售點被一伙人把持,大部分票被他們買走。炒作門券同時開始,從120元一組連號開始,20日最高135元成交,其后在130元左右。而到了10月21日,安徒生不干膠跌到15元,奧運不干膠只有70元的喊價。
受大盤拖累,一直不斷向上的T46“猴”票,10月下旬突破2500元大關后,第一次回調至2300元左右,其四方連從10200元回調到9500元,T28M“奔馬”、T29M“飛天”、T31M“拱橋”、T44M“齊白石”、T54M“荷花”、T59M“紅樓夢”等小型張成交價在1350元、1180元、1280元、780元、780元、455元。比9月底略有下挫。“文”票、編號票價格變化不大,還是50000元一套及4600元一套。
深秋涼意濃希望吹暖風
中國郵市,離不開相關利好政策,2006年的老票精品好行情,雖然與收藏者的需求品位有關,但是,國家再次大規模銷毀庫存郵品,郵政改制進入實施,也大大鼓勵了人們投資郵票的信心。郵人一度看到了郵市春天的曙光,但是,市場上還有大量的7折左右的打折郵票存在;2006年的新郵,也大多打折;紀特郵票在郵政窗口銷售和敞開使用的情況依舊不好,集郵者買不到甚至領不到預訂的新郵;而成包、成捆、成箱的郵票仍然在市場高出面值銷售,炒作新郵并未得到有效竭制;2004年和2005年的庫存郵票也沒有銷毀,反而不斷成為炒作和放貨的籌碼;包裹貼票依然處處受阻;特快使用郵票更是遙遙無期;對抑制炒作新郵仍沒有什么有效手段。人們眼見花樣翻新的新郵,包裝后溢價數倍的新郵,以及惡炒后套牢無期,總覺得投資郵票,心里不踏實,因此,不約而同停止交易,等待政策的兌現,以及下一步利好政策的出臺(例如上調郵資的政策)。
10月過后,嚴冬將會來臨,07年新郵預訂在即,再拖欠下去,受損的不僅僅是集郵者和投資者。
作者:吳榮先 文章來源: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