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及其他媒體開始關注一度被人們遺忘的郵票。這是好消息。只要不懈的加大宣傳力度,經過幾番輿論攻勢之后,將會有效的引起人們對郵票收藏投資價值的重新認識,喚醒人們對郵票的收藏投資熱情。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實到位,隨著市場的進一步規范,隨著投資收藏隊伍的發展壯大,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郵票走向價值回歸之路,真正實現保值增值功能,這樣一種局面肯定為期不遠了。 把郵市作為投資市場,把郵票作為投資佳選品種,在我們圈內或在業內這樣講不奇怪,因多年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而在嚴肅的媒體上這樣正兒八經的說出來,似乎較為少見。明顯的有一種導向性。我們不能不留意。把郵市當作投資市場,把郵票作為投資組合佳選,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看都是正確的。做好了,完全是利民利郵利國的事。我們可以放開手腳的大膽的參與。 郵票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投資郵票就是投資文化;郵票是包羅萬象的藝術之葩,投資郵票就是投資藝術;郵票蘊含很高的科技含量,投資郵票就是投資科技。這樣說幷不為過,也幷不牽強。因無論投資文化、藝術還是高科技,都有高額回報。郵票不僅兼而有之,郵票還具有使用價值,收藏價值,應更是得天獨厚,兼而優之。可這些年,郵票由于各種原因被邊緣化,幾乎成了廢紙一張。這是極不正常的。現在想起來,還令人十分痛心。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現在開始宣傳,引導,當作正事來抓,仍然是大有希望的。所以,我們應該對自己所從事的收藏投資郵票的事業,要充滿信心。 投資郵票,還是以收藏為主好。不一定非得要投機,非得要搏短差(有例外,不一概而論)。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不必搞得那么高深莫測。就象收藏藝術古董之類一樣,多好。有點文化,有點專業,有點眼力行了。想賺錢,天經地義,狡詐一點也情有可原。無商不*嘛。現在倒好,買賣郵票好象是炒股。不這樣好象不是投資。其是這是走進了誤區。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的投資大師沒幾個。不死還算不得成功。所以對那些炒作的高深理論在郵市里少學為佳,少說為佳。不久,新入市者可能大量涌入,特別是不要把這些傳給新入市者。如果他們要傳幫帶,我們應該以“專家”的姿態出現,傳點真經,而最好不要介紹自己炒手的經驗,講些旁門左道。 投資郵票,還是主要以投資老品、精品、存世量少的好。正所謂愈老彌香,精則珍,少則貴。經過了時間的驗證,經得住風浪。真正看見舒心,藏在家里放心。當然,對那些有題材的品種,也不是不可以投資,如現在的奧運會徽,奧運不干膠,奧運吉祥物。等等。不過,這些品種,要有中長線投資價值才成。要投資新品,就將你看好的新品,最好買來放在家里,即能保住它的貞(真)節(潔),又能做超長線,這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