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全國發行的《京劇生角》特種郵票被集郵愛好者所推崇,不料想其中那枚《四進士》被眼尖的戲迷們看出了“破綻”,并立刻在網上發帖提出了質疑。于是,認為沒錯的戲迷跟認為肯定錯了的戲迷數百人在網上展開了一場“大戰”。
爭議:宋士杰應該穿古銅色被細心的戲迷們挑出“錯”的這張郵票,是《京劇生角》特種郵票中的一枚,面值1.20元,畫面是《四進士》中宋士杰盜書一場。一些戲迷們認為宋士杰的衣服顏色畫錯了,本該穿古銅色褶子而非郵票中畫的灰褶子。因為在傳統戲曲中褶子是作為平民百姓的便服和帝王官紳的襯衣,而青(黑)、灰色在褶類中是貧窮的象征。讓宋士杰穿灰褶子,便將他的身份降低了。一些資深戲迷還指出,在《馬連良演出劇本選》中對“宋士杰”的扮相有詳細描述:老生,絨鴨尾巾(正中繡金壽字),盜書時換黃褶子(即古銅色);二公堂時穿深豆沙色褶子;見楊春時穿老斗衣。
演員:目前沒有特定標準“寧穿破,不穿錯。”這句話說的就是京劇演員一定要按照規矩來穿戴,不可隨意。昨天,就戲迷們提出的說法,記者采訪了北京京劇院老生演員杜鎮杰。他告訴記者,這幾天已經有不少戲迷問過這個問題,為了慎重起見,他還專門詢問了他的老師李甫春先生,“李先生說,這出戲目前沒有什么特定的標準。馬連良先生《盜書》這場多數穿金黃色褶子,但也曾經穿過銀灰色的褶子。但是上臺時很少穿銀灰色的褶子。”記者隨后又聯系到了馬派傳人張學津,雖然他沒有見過這張郵票,但他表示自己在演《四進士》“盜書”這場時也曾穿過青灰色的褶子,只不過大部分時候穿古銅色褶子。專家:“苛刻”是種好現象目前,這套《京劇生角》特種郵票的銷量非常好,記者在馬甸、大鐘寺等幾家郵幣市場中都沒有見到現貨。就這次因《京劇生角》特種郵票產生的爭論,記者又征詢了部分戲曲專家的意見,他們均表示:戲迷們的“苛刻”是好現象,因為京劇、昆曲的服裝都有它的定律,每個人都會根據身份、場合來穿特定的服裝,而且都是有歷史根據可查的。這對學習歷史、研究歷史都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所以,戲曲舞臺上“寧穿破,不穿錯”的嚴格要求,不能打破,不像現在的古裝片、影視劇胡亂穿戴也沒人當真,不過對青少年還是有一定誤導的。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