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之一:市場缺某貨,某貨就漲價。同郵友聊天,談到某郵品市場缺貨,因此,有人就認為這郵品價格就該往上調。的確,供求決定價格。但是,對于郵市,郵品種類成千上成,人們需求的郵品也是千種萬種,市場缺的郵品種類也多啦,不論是哪個板塊的,可是,這些缺貨的郵品并沒漲價,原因是多方面的,比方,它可能是一時性的缺貨,不日就有拋盤,這當然不會漲價。再次是郵品與郵品之間有種比價關系,這種比價關系是由其相互間的題材、發行量、存世量、設計印制、群眾基礎、郵品的獨特性等因素決定的,這也制約著它的漲價。還有和郵品的莊家運作有關。有的郵品很缺,但莊家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希望將其價格控制在某一價格區間,你一漲,他就放貨打壓,郵價一跌,他就吸貨拉升。當然,這里面的影響因素很多,因此,有的郵友不要一見持有的郵品市場缺貨,便以為價格就應上調,甚至還埋怨什么什么等等。舉個很好的例子,前一段時間某一投資大戶,出資上百萬,收某郵品,但是,市場就是短貨,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該郵品的價格并沒上漲,但這一大戶就是在這樣情況下,慢慢吸到了不少籌碼。相反,如果上漲了,他還會要這些昂貴的籌碼嗎?
誤區之二:有潛力的郵品就是新聞媒體上叫喊得最厲害的郵品。
列寧說過,在市場上叫喊得最厲害的人,往往是想將最壞的貨物賣出去的人。這話用在郵市可能不太確切。因為在報上網上,的確是一些好郵品呼聲很高,百姓口碑很好。但是,一些沒有潛力的郵品也常魚目混珠,為了賣個好價錢,有時叫嚷得比郵市黑馬好郵都亮都響。這里提醒郵友們的是,要注意加以分辯,用自己的頭腦理智冷靜的分析。有時候,即便是好郵品,如果你只看人家在網上報上宣,其實,這種郵品的增值潛力快挖盡了,你盲目跟上去,只不過是高位接了人家的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