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炒股浪潮正把中國股市推向癲狂,一次階段性的深幅調整不可避免。面對管理層和經濟專家發出的警示,盡管許多人置若罔聞,但也有許多人特別是許多老股民已經做好了獲利了結、隨時撤出的準備。
投資人是玩“錢生錢”游戲的,他們不會讓賺來的錢閑著,而總會尋找新的投資項目,使自己手中的錢快下崽兒、多下崽兒。于是,接下來的一個問題便是:賣了股票買什么?
把錢存銀行?雖然幾經上調利率,但扣除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等因素,收益還是個負數,顯然不合算。
投資房地產?價格過高,泡沫過多,正處在政策調控的風口浪尖上,收益難以樂觀,風險卻是明擺著的。
買字畫、古玩?價格虛高,贗品泛濫,水太深,手太黑,外行人進去十個有十個要挨刀。為了規范市場,國家從今年5月開始對藝術品拍賣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有力地限制了對敲、惡炒等行為。很明顯,這樣一個正在進行大幅調整的市場,很難引起流動資金的興趣。
相比之下,挺進郵票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郵票市場號稱中國第二大投資市場。20多年來,幾度風雨,幾度風流,創造過震驚世人的輝煌。特別是發生于1991年和1997年的郵市“瘋潮”,曾經令朝野震動,令海外注目。參與其中的投資者,不乏一夜暴富的神話,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在短期內批量誕生。說起當年郵市行情的爆發和財富的暴發,許多人至今猶然血脈賁張。重鑄昔日輝煌,到郵市再掘一桶金,是他們和受他們影響的人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把眷戀變為行動。
如今,時機已經來臨。
政府部門利好政策的持續推出,廣大郵人齊心戮力的不懈推動,終于感動了上帝,改變了郵市嚴重低迷的窘況。從2005年春季開始,郵市逐步走出低谷,逐級向上,演繹了一波有力的恢復性行情。兩年來,紀特票、文革票、編號票和74’-82’的JT票,都從整體上實現了價格翻番。被視為郵市風向標的庚申猴票,從1150元漲到3150元,遠遠超過了它1997年創下的1800元的歷史最高價位。2003、2004年發行的小版張成為郵市漲升的主力板塊,從去年夏季至今,各個品種全都漲了一倍以上,其中的明星品種 “網師園”、“鼓浪嶼”、“崆峒山”等,創造了高達3-4倍的驕人業績。在郵票的帶動下,共存于郵市的錢幣、電話卡板塊也全面上漲。田村卡大全套由兩年前的5000多元漲到6萬元,其中的領頭羊“測試卡”由600元漲到6600元,“梅蘭芳”由450元漲到3800元,整條“虎卡”由1。2萬元漲到24。8萬元。錢幣中的紙幣、金銀幣、紀念流通幣,成倍上漲的品種均不在少數。眾多郵商和場外投資者,一年之間財富翻了一倍甚至幾倍,郵市再次展示了巨大的賺錢效應。
種種跡象表明,郵市行情發展至今,不是行將到頭,而是剛剛開了個好頭。業內權威人士認為,相比于即將開演的大戲,現在的行情不過是一個序幕,真正的高潮還在后頭。從決定市場走向的政策面看,仍然十分有利。郵票發行量“適度從減”,不管市場多么火,也不管各方面壓力多么大,都堅持不加量。通過幾次銷毀行動,各地郵票公司基本實現1992-2003年之間所發郵票的零庫存,向市場惡性傾銷的源頭被消滅。改制后,各級集郵企業不得不進入市場討飯吃,公開參與郵市競爭,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推動郵市發展的積極力量。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重要因素,即隨著北京奧運的日益迫近,奧運紀念品市場必將迅猛興起,而郵票、錢幣作為國際公認的收藏熱門,必然乘勢而起,占據奧運紀念品市場的大宗份額,形成超過往日的火熱局面。假如明年的這個時候回頭看郵市,極有可能發現,今天的許多品種原來都是地板價,今天的郵市到處是黃金。
暫別股市,轉場郵市,這是不少人正在考慮的選項。五一期間,在郵市遇見一位久違的老友,他是股市的操盤手,說是節前老板已經向郵市注入資金,5月中下旬要把更多的資金轉向郵市。在涉足股市的人群中,作出這樣選擇的人恐怕并非個別。因為,資金總是喜歡流向更少風險、更好賺錢的地方的。 (藏點網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