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升溫之后,集郵神話迭出。一枚1953年發行的藍色“軍人貼用”郵票,于今年5月市場價格漲至80多萬元!它在引起集郵界高度關注的同時,也引來一些投資者的質疑:軍人貼用郵票是否為國家正式郵票?它是否具有特殊的收藏投資價值?回答當然是肯定的。
“軍郵”,即軍事郵政,是指在平時或戰時由軍隊內部為服役軍人寄發郵件而組織的郵政服務。一般使用單獨的軍事郵票或加蓋“軍事郵政”的戳記,實行免費或減費寄送:“軍用郵票”,是指專供服役軍人免費或減費交寄郵件貼用的郵票,又稱“軍用免費郵票”。土耳其是世界上最早發行軍用郵票的國家,據查,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國家發行過“軍用郵票”。
我國的軍郵歷史,可以上溯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當時工農革命政權就規定有“紅軍家信,免貼郵票”的制度。而軍郵發行品種豐富多采,既有抗戰軍人紀念郵票、軍人貼用郵票、義務兵專用郵票,也有優軍郵簡和軍郵明信片。而樣式之多首推軍郵郵戳了。當年八路軍實行的是供給制,沒有薪金。“擁軍優戰”是解放區的革命傳統,部隊寄信從來不用貼郵票。不管是印制公函信函,還是用廢紙自糊的私人信封,只要加蓋部隊公章或“優抗函件”戳記,即可免費寄遞。膠東戰時郵局,除了對部隊實行多項免費優待外,還專門印制了免費“擁軍封”、“膠東英雄封”等軍郵封。
解放戰爭期間,有些地區短時間內曾出現過部隊戰士寄信照納郵費(貼郵票)的情況。而在山東解放區內,不管是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只要是軍事信件(包括軍事機關和戰士個人),都是免費寄遞的,而且手續非常簡單。即在信封的左下部,蓋上一方連以上部隊的長條公章,證明它是部隊信件,至于加不加蓋“免費”副戳,都可通行無阻。而軍郵郵戳款式繁多,內容豐富。解放初期,解放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均有不同樣式和顏色的郵戳。華東軍鐵道兵團、志愿軍也各有不同郵戳。
我國的軍用郵票有幾種。一是抗戰軍人郵票。1938年9月,由晉察冀邊區臨時郵政發行了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全套一枚,紅色,圖案為八路軍戰士持槍跑步前進。圖幅28×34.5毫米。無面值。無齒孔。
平版印刷。這是解放區郵票中的第一套紀念郵票。
二是“軍人貼用”郵票(即軍1)。1953年8月1日發行。1953年郵電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商定:為了優待軍人免費寄信,決定由郵電部發行一套“軍人貼用”郵票,全套3枚。圖案以“八一”軍徽為主圖,下面印有“軍人貼用”、“中國人民郵政”字樣。圖幅21×32毫米。面值均為800元(相等新幣8分)。齒孔度數14.雕刻版和膠版印刷。這是新中國第一套軍用郵票。這套郵票原擬在平信、掛號、航空等郵件上貼用。但當郵票發至各軍區后,發現使用范圍難以控制,郵電部決定停止發行。可是郵票發出后,有一部分沒能收回。這一套3枚郵票中,第一枚黃色,陸軍貼用,俗稱黃軍郵;第二枚紫色,空軍貼用,俗稱紫軍郵;第三枚藍色,海軍貼用,俗稱藍軍郵。1957年9月1日,國家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和人民武裝部隊供給制的現役警士所交寄的平常信函和明信片實行免資;對普通公事函件也實行免資。這類免費郵件由有關軍事單位在郵件上加蓋刻有“免費軍事郵件”字樣和五角星圖案的三角形郵戳。1965年郵電部發出通知:停止使用“免費軍事郵件”郵戳,所有信函須按郵電部規定納付全部資費方可交寄。但由于管理不夠嚴格,有極少數地區至1969年仍在繼續使用這種郵戳。
三是“義務兵專用”郵票(即軍2)。1995年8月1日發行。全套1枚。
紅色(故被稱為“紅軍郵”)。圖案以陸、海、空三軍戰士敬禮為主圖,印有“中國郵政”、“義務兵貼用”字樣。圖幅26 X31毫米。面值20分。齒孔度數12.膠版印刷。郵電部對“義務兵專用郵票”的使用對象、范圍、方法等都作了明確規定:“義務兵專用郵票”于1995年8月1日零時起,開始發行“義務兵專用郵票”,并先在沈陽軍區所在地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駐軍中試用。“義務兵專用郵票”除用于交寄國內水陸路平常信件外,還可以用來交寄國內航空信件,但不得交寄除此以外的其他信件。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軍用郵票是國家正式郵票。由于特殊的發行背景、特殊的使用范圍和對象,加上存世量的稀少,大多數人對此不大了解,甚至產生疑問,但集郵界特別是資深集郵家,卻視之為珍品并加以研究。軍用郵票的價格也一直穩步上升,在郵市低迷時期,仍一枝獨秀,目前郵市全面大漲了,它的漲幅更大。今年5月,1枚黃軍郵450元,1枚紫軍郵4500元,而1枚藍軍郵已從年初的63萬元升至目前的80多萬元,1枚“義務兵專用郵票”(紅軍郵)也已升到25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