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JP郵資片中的仿印贗品嚴重損害了國家的聲譽和集郵者的利益,對集郵界的健康發展是極大的威脅。如何鑒別作偽者制造的膺品,我們可以將真偽片加以比較鑒別,經過分析研究,從中可以找出其基本規律,筆者認為辨偽識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3種方法:
1、紙質:郵資明信片用紙是郵政部門專用的,不同題材和圖案用紙很講究。如JP1采用的是布紋紙,紙厚為0.31mm,正面是特制的細直格紋和粗橫直格紋,有立體效果。再如JP2 - JP56等采用的是白光卡紙,紙厚為0.25mm,雙面有光,迎光可見紙紋。而且,不同時期采用的紙張是不一樣的,其因素是造紙采用的原料不同,即紙漿不同是紙質差異的主要原因。1984-1997年所用紙質不一樣,其中,1990年的JP21 - JP27,包括“中銀錯片”紙質、紙紋、紙色基本相同。因此,偽造片極難同原片采用完全一致的紙張。目前見到的JP郵資片膺品,大多是用銅版紙,即光面紙,膠版紙(主要供膠版印刷圖片等使用),優質的用漂白化學木漿、竹漿等原料,質量較差的配以較大比例的漂白化學草漿,因此,這些紙張極白、較薄、較脆,這是鑒別偽片的重要依據之一。
2、刷色:目前見到的JP郵資片膺品,大多是復印、照相制版后,使用現代化印刷機械大量印制出來的,從圖案來看一般相似,必須從刷色、印刷質量來辨別。
例如,JP2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真偽辨別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1)真片郵資圖底色呈深墨綠,手捧書圖案邊緣處有紅色虛點。偽片呈黑色,無紅色虛點。(2)真片圖案逼真、清晰。刷色藍、紅濃淡相宜,色彩明亮。偽片圖案不清晰,刷色偏藍深暗,濃淡失宜,遠近不分,呈現沉悶有不真實感。(3)真片JP21-23片(包括中銀錯片),紅色郵政編碼方格色度相同。偽片色度不相同,不干凈。
例如,JP27“中國引種桉樹100周年”真偽辨別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1)真片郵資圖尺寸為28x38mm,彩色呈紅色,圖案里面形成多個白色三角形態。偽片郵資圖尺寸為28.5x38.3mm,彩色呈紅黃色,黃色復蓋白色三角形。(2)真片圖案黑色線條完整清晰,剛勁利落。偽片圖案黑色線條不清,時斷時續。(3)真片JP23-31郵資明信片紅色郵政編碼方格色度相同。紅色方格全長為5.5mm。偽片紅色方格色度不相同,紅色方格全長5.6mm。
3、文字:JP郵資片的文字主要包括面值、國名、片名、英文、志號(圖號、套號、年份的標記)。識別偽片的主要辦法是與真片進行對比;包括字體、筆劃、網點組成的文字等,經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方能找出細小的差異和各種漏洞。
例如:JP2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真偽辨法有以下幾點:(1)真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包括英文字母)的字體粗。“國”字第二筆與第八筆相連;第九筆與第二筆、第三筆相連。“香”字第三筆與第七筆相連;第四筆與第六筆相連。“政”字第三筆與第六筆、第九筆相連。偽片則沒有。(2)真片“中國人民郵政明信片”網點字佯,其中“中”字第1、3、5筆,“國”字第1、3筆,“郵”字第1、8筆,“明”字第1、2、5、6筆,“信”字第7、8筆,“片”字第1、2、5筆,這些筆劃都是以三個黑點斜向排列組成十分規則的豎線筆劃。偽片則以四個點斜向排列。(3)真片志號JP字母不相連。偽片志號JP字母相連。(4)真片郵政編碼6個小方格與志號排列相對稱。偽片則不對稱。
例如:JP27“中國引種桉樹100周年”真偽辨法如下:JP27(志號)真片前豆點由4個極黑點組成,后豆點由5個極黑點組成。偽片前豆點殘缺,只有3個淺色點,后豆點殘缺只有4個淺色點。網點文字摸湖不清。另外,偽片還留有復印機復印的藍、紅小點。
上述兩種形式的贗品,有下述幾個特點;一種偽造片是用真片拍照后制版,圖案沒有真片清晰,色量稀稠失宜。字體差異顯而易見。另一種偽造片使用彩色復印機復印的膺品。特點是圖案顏色不純,圖案有些模糊。圖幅、方格尺寸約大于真片0.5-1毫米。網點文字色淺缺線少點較為顯著。
總之,這兩種JP郵資片中的仿印贗品,盡管它們之間又有不同,但共同的特點只不過是“仿”印出來的,都極不能“仿”得和當時的真片一摸一樣,只要對紙質、刷色、文字、網點全面細致地對比分析,就能找到識破仿印真片偽裝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