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末開始啟動的新一輪郵市行情至今已有2年有余、不管現在論壇和郵界如何評說,事實上的郵市已經有了質的好轉,郵、幣、卡各板塊現今的市場價比起2005年末而言,其自身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不止一倍,盡管如今的調整與郵人對行情的期望值相差甚遠,也只是現象問題,絲毫影響不了郵市繼續向好的方向,這是事實,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
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一輪行情運行的過程中,行情雖然走得相當慢,表面上看起來上漲的時間少,下跌調整的時間多,但這并不表明行情沒有上行,即便是這次中級調整,市場也有內在的變化規律,對于漲得過高和炒作過度的新郵或次新郵,在這次調整中下跌幅度達20%至40%左右,即便這樣,也沒有跌回原形,例如賀喜張從8元左右漲到27元左右,現在下挫到16元上下,跌回原形了嗎?當然,在相對高位接盤的人自然會暫時被套,誰叫自己去追逐和炒作新郵呢?今后也是一樣,新郵還會陸續出來,不信邪的還可以去試試,看你有多少資金去填充。這次調整,老JT票、文革票、編號票根本沒受影響,照樣走自已的路,型張、封片、本票、編年票板塊由于漲幅不大,在這次調整中呈現極強的抗跌性,就算是步攆圖從27元價位跌到22元,也沒有跌破20元關口,打折型張也是在6.1元附近整理,基本沒下跌多少? JP片中的垃圾品種在這次調整中下過1元關口嗎?可能都在1元以上吧!
因此,這輪中級調整中表現出來的只是2003年之后跌幅較深,而前期沒怎么漲的品種表現出極強的抗跌性,這就是這次調整中顯現的市場特性。
應該看到,國家郵政不顧社會的呼吁,始終沒有把紀特郵票放在郵政窗口敞開銷售和充分使用,而把紀特郵票作為壟斷商品溢價銷售,其中又有什么緣由呢?從這兩年新郵發行政策看,量不會大,價也不算低,拿到市場高出定價數倍,仍然有自己的市場,這背后到底有什么隱情呢?
對于這次市場調整,時間不算短,在這段時間中,有人迷惑,有人懷疑,有人觀望,有人氣餒,有人放棄,有人歡喜,有人建倉,有人堅定,所有這些心態都在這次調整中暴露無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