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個寓言:鄭國一個人學做雨具,三年后手藝學成遭遇大旱,制造的雨具售不出去。這個人連忙改學做桔槔(古井上的汲水工具)。三年藝成之后卻遇到大雨,桔槔沒有用處,又改回做雨具。不久,盜賊興起,居民都穿軍服,很少帶雨具。他又想學做兵器,可是人已經老了。
郵市中有許多投資者像這鄭人一樣,在郵市發生調整之際,只要發現自己滿倉的品種老是往下掉,心中就開始發慌,并驚慌失措地在低價位頻繁更換自己手中的籌碼。特別是在近一段時間,由于吳庭欣透露了高層在最近公布銷毀郵票清單的利好消息,部分散戶因急于尋找自己心目中的黑馬而迫不及待地更換品種。在這種情況下,老謀深算的主力就掌握了投資者的心理變化,開始用相應的手段來引誘這些動搖者上鉤。主力的精明在于:心狠手辣用短線進行大幅殺跌,在相應的低位清掉大量浮籌,時間就是清理不堅定分子的最好注腳。
在近期跌宕起伏的震蕩行情中,不少投資者都在為“減虧”或者“解套”而百般費心,同時在尋找市場之中相對安全的“避風港”,可以說,高層政策兌現將成為下一階段市場的主要看點之一。郵市是政策市,在成熟市場已經歷經時間的檢驗彰顯其生命力,是理性投資者應當遵循的持續穩定的盈利模式。相比之下,由主力不斷強化強行驅動的短線投機行情則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和極高的風險性,如果郵票市場為投機氛圍所主導,其發展方向必然是泡沫化。一旦市場出現嚴重泡沫,依靠市場的自身修正可能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可以這么說,中國的郵票市場從前年開始走到現在顯現的的牛市特征,如果沒有高層在幕后的調控,戰場早就偃旗息鼓,下場早就慘不忍睹。
今年會不會跟去年同期一樣,大盤調整的時間會拉長到年底?主力會不會用持續較長時間的中期調整,以時間來換空間?主力會不會跟投資者打一場為期不短的心理戰?我說,肯定不會!正因為高層公布郵票銷毀清單日期近在咫尺,正因為中國郵市是政策市,那么高層郵票銷毀清單的公布肯定會在今年國慶前后實施,如果消息一旦證實,那么可以這么說,高層的這一舉動對中國郵市的復興,影響和發展肯定是歷史性的!我們可以這么想,如果高層銷毀郵票對中國郵票市場起不到任何作用,那當初高層又何必多此一舉?那么,在后市這一段震蕩調整期,投資者該如何應對呢?
由于大盤調整空間相對有限,但還是有部分品種存在下跌空間。重倉的投資者如果在牛市的下跌中心態失衡而低位割肉,那么就會成為上面寓言中的鄭人。投資一般的散戶目前捂貨是最佳選擇。但是,投資相對大一點的投資者如果不是倉位控制得當或者有很強的風險承受能力,應該逢高減磅控制倉位,降低風險。
我們作為散戶,實際上就是在行情調整中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平穩的心態就是不以漲狂、不以跌驚,事前有計劃、應變有措施,方能在殘酷的市場生存下去。現在耐心等待是最寶貴的。等待是我們散戶唯一的防御,等待也是我們唯一的武器。
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自己的牛市思維,靜觀宏觀基本面,冷靜地看待市場,客觀地診視盤面。
郵市,如人生,充滿智慧和變數;郵市,如金礦,充滿財富和神奇;郵市,如故事,充滿傳奇和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