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戶”容易犯的錯誤,昨天匆忙中只談了前五個,今天特將后五個“散戶”容易犯的錯誤作為下篇給補上。
第六:太小心,不敢贏利。這個問題和上邊“貪心,不懂得放棄”的問題一樣,是一個問題的兩面,誰和錢有仇呀?還就真有,不知你看沒看過這樣的情形,有的人好不容易騎上個“黑馬”,開始哪個美呀,可是沒有美兩天開始心里嘀咕了,不對呀,該有回調了,它怎么不調呀,越想越有問題,別是莊家下的套吧,我到底賣不賣呀,于是口也干了,舌也燥了,逢人就問,見人就講,哎,我說哥們,這是怎么了呀一直漲。趕到這天郵票回調了,心里想我趕緊跑吧,跑出來了。第二天郵票接著調整,心里又開始美,又是逢人就說,見人就講,怎么樣哥們我說它有問題吧,我前天就跑了,話還沒有說完,第三天郵票漲了,并且是黑馬奔騰,絕塵而去,再想追,追不上啦,回頭一看,自己掙的那個不過是一把毛,肉全讓莊家吃去了。于是嗚呼哀哉,最后大罵莊家狡猾,其實不是莊家狡猾,是自己太笨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前被莊家嚇著了,所謂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多唱唱:“愛拼才會贏”,不要總是哥呀妹呀的喪失了革命斗志!建議:這個錯誤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技術不精,對郵票研究的不透徹,建議加強學習。
第七:老太太的毛病---磨嘰。這個毛病不知道是不是常見,但是肯定有,而且會誤大事!比如某君本來在家里研究的好好的,對一種郵票很有信心,可是到了要買了,心里又開始嘀咕,醞釀了半天還是決定買,要不低點報價吧,誰知道就因為1毛錢郵票沒有買到,結果第二天郵票就封上了“漲停板”,腸子都悔青了,心想,我本來研究好了的,誰知道就少報了1毛錢,1毛呀,我要多報1毛多好,成了祥林嫂。另一位某君也好不了那里去,明明看著郵票不妙,可是心里卻想著怎么也有反彈吧,結果多報了1毛沒有賣出去,結果第二天“殺跌”,好不容易等跑了出去,利潤已經沒有了大半,也成了一個祥林嫂。建議:多做研究,相信自己,最好看看《水滸》深刻領會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道理!
第八:不會“割肉”。這個錯誤有兩個方面:第一不愿割,第二不會割 。都說會割肉的是爺爺,此話可信。先說不愿意割的,我曾經看到有散戶的朋友手里的郵票被套了幾元錢,分析這種郵票后知道它還要調整很長的時間,我就勸他說割了吧,你猜他怎么說,“割肉,我不割,那不是賠了,我就不信它漲不起來”,看看吧,后來真的漲起來了,而且還賺了幾毛錢,可是一直拿了半年,雖然最后是賺了錢,但是他付出了極大的時間和機會成本,嚴格意義上說這樣的操作在郵票市場上是賺不到錢的。再說不會“割肉”的,這種人一般喜歡心存幻想,總是按照自己的設想而不是市場的信號做事情,說白了就是不尊重市場,有點象是我知道我錯了,但是我就不改,明明知道手中的郵票價格已經下跌,可是總是幻想著它能漲回來,到不賠時再賣,結果呢?到了不割也得割的時候也割了,損失了很多。“割肉”一方面是為了保存資金實力,一方面就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歸根結底還是綜合考慮了時間和機會成本的。建議:去拜殺豬師傅為師,搞明白,肉(郵票)不割,排骨(利潤或者利潤的機會)怎么賣的道理,相信會有收益!
第九:不能正確處理和莊家的關系。先申明一點的是我不評論莊家的好壞,我們知道,一種郵票上漲,內因可能是這樣那樣的利好,可是外因確實是由于主力資金的介入,我們應該承認的是莊家比散戶有信息,研究,資金等各方面的優勢,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教你“擒莊殺莊”的學問純粹是害你,因為那是找死。莊家是這個市場的贏家(雖然有時可能贏得不光彩),我們就要象贏家學習。不但要學習,而且要站對位置,什么是正確的位置----就是加入到莊家的隊伍里,跟著它,順著它指引的方向前進,如果你怕其他的散戶罵你,你可以自己解釋成你是打如莊家內部的“尖刀”。總之你想要在這個市場生存發展,賺到錢是硬道理。建議:調整對待莊家的心態,向莊家學習,向主力致敬!
第十:以為以上九種錯誤距離自己很遠。
此文絕不是笑話“散戶”愚笨,我也是名副其實的“散戶”,只是想通過些事例來說明一些在郵票投資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但愿“散戶”朋友們看后能有所啟發。最后,祝愿所有的“散戶”都能夠賺錢,并且還要盡可能的多賺錢,當然也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