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底,張女士一家從低矮破舊的平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居住條件有了實質性的改善。按理說張女士一家應該非常高興,但她們卻是一臉的愁云。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張女士一家為了購買這套80平方米的兩居室住房,向銀行貸款了30萬元;正在上大學的兒子每年的開銷就要15000元,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可是,與張女士一家經濟狀況基本相當的鄰居王女士一家卻一次性交了購房款,令張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為了能夠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張女士向王女士求教其中的奧秘。據王女士講,她的丈夫曾經在1980年花12.8元購買了兩個整版的“庚申年”(猴)郵票,在1997年郵票市場最高潮的時候,將這兩個整版“庚申年”(猴)郵票全部賣出,獲利高達30萬元。張女士頓時茅塞頓開,沒想到生肖郵票能有如此大的魔力,竟然能夠解決這么大的問題。
2004年1月5日,“甲申年”(猴)郵票發行日的當天,張女士來到了位于北京西城區的馬甸郵票市場。張女士當天沒有輕易出手,盤算著是買“甲申年”(猴)大版張還是買小版張,或者是“甲申年”(猴)郵資片呢?第二天下午,張女士再次來到郵票市場,決定買發行量最低,價格最便宜的“甲申年”(猴)郵資片。張女士將隨身攜帶的10000元現金全部購買了“甲申年”(猴)郵資片,數量為10包(每包為500枚)。
自從購買了“甲申年”(猴)郵資片之后,張女士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上網及時了解該郵資片的價格變化情況,以做到心中有數。2004年3月下旬,張女士認為“甲申年”(猴)郵資片的價格已經漲得很高了,是賣出的時候了。于是,她再次來到了馬甸郵票市場,毫不遲疑地將手中的“甲申年”(猴)郵資片在30至40元之間的價位全部賣掉,獲利超過18萬元。
張女士通過對這些年來郵票市場走勢的進一步分析之后發現,郵票市場盡管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但是某些新品種上市以后的賺錢機會還是存在的,極個別品種甚至還有暴利,只是從中把握的難度會較高。通過對市場的縝密分析之后,張女士決定立下這樣的買賣原則:每年只買賣一到三次新品種,老品種不予考慮;一旦出現虧損,一定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品種全部賣出;堅決不追高。
有了上次購買“甲申年”(猴)郵票的成功經驗,張女士果斷地以38元的價格買進2000版“乙酉年”(雞)大版張。張女士認為“乙酉年”(雞)大版張還會演繹上漲行情,只是力度可能要低于“甲申年”(猴)大版張,因為該大版張發行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比較大的行情,參與角逐的資金多。2005年2月下旬,張女士又來到了郵票市場,在65至80元之間將“乙酉年”(雞)大版張全部出手,獲利達到6萬元以上。2005年11月12日,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而特別發行的“會徽”與“吉祥物”郵票正式與大家見面。上市當天,張女士再次來到了郵票市場,毫不遲疑地買進“會徽”小版張2000版,成交價格為45元。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11月17日,“會徽”小版張的價格竟然最高漲到了145元;張女士如法炮制,將手中的2000版“會徽”小版張在105至135元之間全部賣出,獲利就超過了12萬元。
張女士之所以能夠屢戰屢勝,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是突破口選得好,這就等于向成功邁出了半步。生肖郵票的資金關注度要遠遠超過其他品種;其次是切入點選得好。從張女士這幾次買入品種的價位上來看,都是在上市之初的時候以低價買,而不是在高位追進,從而降低了風險,并且擴大了利潤空間;再次是全部賣出,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張女士上沒有過多貪念,不會成為被套牢的對象;最后則是張女士的果斷。無論是參與什么樣品種的投資,尤其是參與投機,果斷乃是邁向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