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共達成了31項共識。其中一項中方允許外資公司(包括外資銀行)發行A股和人民幣債券,這一項內容、應解讀為是對今后郵票市場的長期走牛、打開了一扇大門。
中國已融入了世界經濟一體化,對外開放領域在逐步擴大。中國明年允許外資公司在A股上市,對我國的股市是個考驗。一方面可以引進優質的世界級航母公司到中國來融資,股民可以從中享受到由此而帶來的紅利收益。另一方面市場又會迎來擴容的巨大壓力,像中石油、神華這類的大象權重股就已經算是大級別了,而外資在世界500強里面的企業可謂是大象群。明年上證所又要推出一個新興的創業板塊,對股市的大擴容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央明年又要加強宏觀調控,股指期貨也將要出臺,股市今后的動向值得關注。
對于郵市來講、今后等于增加了擴大投資群體的助推劑,原來對后奧運時期郵市走勢的擔心,傾刻已化做烏有。今后郵市更具有了長期的投資價值、在百姓心目中更會凸顯,股郵兩市逐利資金的爭奪明年會向郵市傾斜。郵市與股市的市值相比較,如果把股市比做一本書、郵市只能算是張紙。盤子很輕、哪怕有股市每日千分之一成交量的資金到郵市,會把現在冰冷的市場化做一包要出爐的鐵水一樣灼熱。更多的關心國家的各項政策與國際間的動態發展,比你整日盯著盤面天天看價格勝算會更多。價格可以天天有變化,而政策面的東西是有長期的連續性,一般不會輕意改變。投資要看政策面,而不是看眼前每日的輸贏。
新司機上路為什么總畫龍?因為兩只眼晴總盯著車前幾米的距離車才來回搖擺,成為了老司機為什么跑多快的速度都是直線?因為開車時一直目視遠方。投資的道理也是一樣,為什么市場來回的調整,還能以平常心寫多頭文章,就是因為心中有把恒量尺:“不以短視看輸贏、而以趨勢看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