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緊追不舍,欲趕盡殺絕。趙云望長坂橋而走,只聞后面喊聲大震,原來文聘引軍趕來。趙云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于橋上,云大呼曰:“翼德援我!”飛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張飛暗想:曹軍主力瞬間即悉數而至,我一小散如何能敵?
所謂急中生智。張飛乃令身邊二十個騎兵(已經湊不夠一手),系上馬尾樹枝,在林中狂奔不止。一時間塵土飛揚。
卻說曹操大將文聘引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后,塵頭大起,心中暗想:林中必有主力拉高出貨。便勒住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至。見飛怒目橫矛,立馬于橋上,聞聽林中主力誘多,皆不敢近前。后來有西人心理學研究者總結道:此乃從眾心理,即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影響,而在自己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之行為方式。
曹軍眾多主力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使人飛報曹操。操聞知,急上馬,從陣后來。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后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機構主力首領曹操。便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軍聞之,盡皆股栗。眾分析師齊聲曰:“如此底氣十足,林中聚集強勢機構主力誘多無疑,進入必然被套。”
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又利空傳聞不斷,頗有退心。張飛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小散牛起來主力也有被嚇破膽的時候)。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涌,馬似山崩,自相踐踏。
張飛再望長坂橋水,由綠而紅。飛喜不自禁:“大哥,轉勢了!”
曹操懼張飛之威,驟馬望西而走,冠簪盡落,披發奔逃。張遼、許褚趕上,扯住轡環。曹操倉皇失措。張遼曰:“丞相休驚。劉備原本一小散,哪來的主力?誘什么多?我等才是機構主力。劉備頭寸皆被我軍套牢,他拉高出什么貨?”
“我*!”曹操恍然醒悟。急令大軍返回。
再說玄德,玄德原本正在等死,張飛一旦被擒立即砍倉。誰知曹軍卻惶惶如喪家之犬,一溜煙逃了。玄德喜極而泣:“偉大的三弟,在這一刻他靈魂附體,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不是一個人!”俄而,飛至。玄德問何以嚇退百萬曹兵。飛曰:“無他,主力心態耳。”
玄德大哭。
張飛急問何故。
玄德曰:“吾先投陶謙、后投曹操、再投劉表……來回砍倉,砍得鮮血淋淋天昏地暗,被各路機構主力一路追殺,慌不擇路,日夜驚魂,
今日方知皆因小散心態耳。”
孔明聞聽擊掌大笑不止:“主公有此心態,機構主力耐何?天下三分之勢定矣。”
參《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