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大郵人和投資者滿懷信心、充滿希望地辭舊迎新之際,郵市不斷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熱門郵品大部分價格上揚,傳統高檔郵品價格不斷走高、紀念郵資片成交見旺,奧運板塊高溫持續,2007年冊市價逼近200元,2008年冊預定提前告罄。特別是有郵市風向標之稱的“庚申猴”郵票,一路領跑,在歲末年初不到20天的時間里,完成強勢“三級跳”,對新一年郵市的強勢運行提供了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2007年12月18日,單枚庚申猴市場價由3200元攀升至3400元,25日即達3450元,2008年1月1日,市場售價3550元,1月4日的市場價格令人瞠目地高達3700元(上海郵市已達3750元)。庚申猴素有“郵市不倒的大旗”之美譽。歷史上曾有過初始的“三級跳”。面值8分的庚申猴在1980年2月15日發行時,非但沒有一丁點兒石破天驚的效應,很多地方郵局都分派職工進行分銷。到1981年底總公司的指導價格也不過區區一角六分錢。
“庚申猴”原始地一跳是1985年,市場交換價達每枚4元,是面值的50倍,從而引領了郵市的第一次風潮。1991年,庚申猴市價一躍為300元,成為郵市風生水起的第二次升浪的弄潮兒。5年后,庚申猴再度發威,市價高達1600元,以至郵市演繹出一幕幕高潮迭起的神話。此后的七,八年間,庚申猴偃旗息鼓,理性調整,其間雖然小有回調,但一直“猴”性不改,蓄勢待發。
進入2007年,庚申猴在3闐0元上下盤桓了數月之后,攀上3700元的輝煌巔峰。無論對集郵愛好者,還是對郵市投資者,都具有強烈、鮮明的標識意義,筆者大膽推想,在諸多利好消息刺激下,郵市早于春節前后,晚于奧運之前,將爆發出一次井噴式的大行情,“穿著皮襖逛郵市”的人喜迎春天的到來。
保定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