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小版(板式二)的出籠,郵政是有十足的用意。因其全而版值高,一度部分貶值,淪為國際慣例的“有害郵品”。盡管03是郵政在特殊歷史條件下“捏造”的畸形兒,但幾經周折又繪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市場不爭的事實。在當前郵市轉折之際,急需郵人團結之時,為褒貶03 爭論不休,意和益在何處?愚者看不過眼,略抒淺見:
一、 03生存是順應市場的需求
在市場經濟下,一切不適應市場規律的仍何事物,必將適時被淘汰。03小版漲漲落落,大全套能站在1700元/ 套左右,說明還是有供求關系。這里不要忘了金字塔的原理,普通集郵者、中上集郵者、頂層集郵者乃至收藏家,形成了郵界的金字塔。若讓底層的郵人站立到頂端,勢必改善經濟條件。其意是普通大眾就是集普通郵品,對于金猴、03 小版當初有了就巴,至今沒有要想收集,可以說對工新階層較困難。但可以肯定,這些東西到了萬八還是有需求的。 而對于普通郵人,不跟高炒作、防范被套即是明智之舉。
二、 市場下跌與03無關
郵人期盼的奧運行情遲遲不來,反而又下跌幾層,有人把這個走勢怪罪03 很不客觀 。什么莊啊、大戶啊拉高出貨,要跑啊等等,看市場交易也能了解幾分。買賣的交易額有多少?漲了買賣較活躍,跌時有多少拋盤?除非獲利和有困難者急需兌現。對于郵商們的進出,那是正常的周轉,有膽識、有魄力的優秀郵商,也善于抓住調整的契機。
市場為什么下跌?簡言之郵政的不作為引起了集郵大眾的不滿,后備軍難以跟進;奧運郵品發行量過剩,國家和地方的多種題材壓向市場,消化難; 周邊的投資環境不好; 郵人理智、聰明了幾倍,錢袋捂的緊; 進入歇夏期;等等。市場下跌,不僅不能怪罪03,相反,有了03 和 經營03 的優秀郵商,還起到了烘托市場的積極作用。
三、 g老生的“騙人”論提法不妥
對于發行歷經5年后的03小版,應據實客觀的評價,說其“騙人”的論點和論證都有瞞天過海之處。其一,“03小版‘量小’是一種假象 ”。不足40萬版(套)的量是不爭的事實。硬要說大版的存世量少于小版,那是混繞小版和套票的概念,歪曲了質的結構,這才是騙人的邏輯。網上一度的“替代論”我沒趕上參與意見,但可知一二同樣是歪曲了“質結構”這一核心。
其二,“騙人的秘密就在于將‘量小’與‘稀缺性’劃等號”。當然,兩者是劃等號的依據和基礎,在量小、精品前提下可以直接劃等號。多版式的百合、古橋等小版在低迷時都有較多破板,其價隨之攀高。該板塊即使不消耗,但隨著分散沉淀和集郵隊伍的改善,“稀缺性”也無疑會越來越體現。
試問:03小版“大跌”、“回歸原來的價格體系”,是指什么標準?是貶值?是面值?還是那一年的高度? 又試問:40萬的03 小版,同其后100---200萬版的小版相比,該不該拉開幾個檔次?比價的標準是什么?又該是什么價格?
綜合分析,03小版的貨源,基本擺脫了郵司的控制,漲跌由市場說了算。若說03“臭”的人,他可能一套都沒有, 而“ 嫉妒”成疾 。
四、 為何褒貶03 矛盾越來越突出
事出皆有因。不排除莊家拉高出貨;不排除做空者打壓吸貨; 不排除有人關愛維護市場; 不排除“替代論”的延續; 不排除論壇爭論不服輸 。。。我認為在這特殊時期,前三者都不會不講策略的、無休止的過分褒貶03 。剩下后兩點,是否可以與思維敏捷、才華出眾的g老生掛鉤? 我對其文中表述的動機還是很贊同,但把觀點強加于人、硬性扭轉、把鐘愛03 者都說成“傻冒兒”,就不得不叫人懷疑其真正的“動機”和目的,以及產生反對意見。
我以前同先生網絡短信進行過友好交流,我不想多說。但愿先生改變方法、提示為主、順應潮流、顧全大局。今天的論壇和市場都需要人人維護,仍何專橫跋扈、自以為是、充當救世主的人都會立足不穩,惡意炒作的莊家和幫兇也同樣不會有好回報。
希望先生說的比03小版量還小、投資潛力更大的郵品,能向大家介紹一二。以正面引導市場,鼓動郵人。市場終究是市場,多少人
期待、預測的大行情始無終影,這只能歸結有關政策的失誤和失敗。但 物極必反 在延續,相信扭轉行情必現。 03小版外的套票、型張 ,都是年編票同類板塊的“瓶頸”和“票筋”,七八百萬的常規郵品,就是物極必反見證之一。十三億人口的文明和諧大國,收、投并存興起,將是什么局面不言而喻。(僅供交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