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央行是怎么做的,這次的奧鈔發行,從宣傳力度到發行當天,使用的都是公開讓利于民的做法,央行是說到做到,確實是公開發售了,雖然真正向市場投放了多少,那怕就是發了二百萬留了四百萬,我想這誰也說不清楚,雖然說好不截流,可實際會不會,我想大家也是心照不宣的,況且現在也已經發現有整刀的流出來,雖然這樣,但由于大眾得參與了,也實實在在有不少人嘗到了甜頭。全國各大城市排長隊兌換,影響力已經充分體現了出來,這樣做確實帶動了全民的參與收藏奧鈔的熱情,我想每個排隊的人也只能買到一張,一些很喜歡收藏的人是舍不得轉讓和賣出去的,現在就因為這枚鈔知道的人多,出售的人少,所以就出現了那種供不應求高價求購的火爆場面。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郵政的一貫做法,其實說來郵政比銀行更想賺錢,因為說起效益來郵政怎么也比不過銀行的效益高,所以說郵政對賺錢來說就顯得更為迫切,我們就從郵政03年以來的做法中不難看出,郵政確實在很用心的賺錢,看看03年后比起過去花樣翻新了多少,從03年起就正式重視了小版系列,之后又出了不少系列的龍頭,什么賀喜系列,絲綢系列,不干膠系列,個性化系列等等,試想如果郵政不想賺錢又怎么會發行這么多新的系列和新品種呢?由于最關鍵的發行體制沒有把握好,方式方法不對頭,圈錢心切,有一點點利益就截流,長期以來郵人沒有得到過一點好處,只有那些打折的品種才在各營業窗口買得到,而且近年的郵票大多數一發行就打折,試想想郵票不保值又怎么可能吸引人收藏呢?所以對郵政來說目前的形勢很嚴峻。
看看現在郵政發行的奧運不干膠,同是奧運題材,量也是600萬,但比起大眾都得參與的奧鈔來說就大為遜色了,郵政其它還未公布量的奧運品種命運就更慘,我想下去還有開奧運會時發行的品種,如不采取措施改變做法,我想一樣不會有什么好結果,所以說郵政改革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從銀行這次成功的做法當中,我想郵政你一定能悟出些什么來?我看到有人在網上議論說,郵政幾年賺的錢還沒有銀行幾天賺得多,這種說法雖然夸大了些,不過我想這個比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奧鈔能否點燃郵幣卡的奧運行情,我想還需銀行、郵政、各主力、廣大投資者和商家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共同祝愿行情能從此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