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和29日,北京誠軒和中國嘉德兩家拍賣公司將分別在京城舉行郵品拍賣會。這兩家藝術品拍賣行在郵品拍賣領域的權威地位可謂數一數二,而為了能讓更多投資者,特別是郵識不太豐富,但又想分享郵品升值的人能更好地參與其中,兩家拍賣行可謂下足了功夫,特別是其中一些特色拍品更是非常值得關注。
名家藏品減少風險
無論是郵品,還是其他藝術品投資領域,買到贗品無疑是最大的投資風險,特別是許多新涉足這個領域的投資者往往對于一些珍貴的郵品不敢下手。
對此,兩家拍賣行在征集拍品的時候,特別關注了一些名家收藏的拍品,以盡量減少投資者的風險,尤其是此次北京誠軒拍賣行推出的著名日本集郵家阿部達也的“中國首航封”郵集,堪稱航空郵政史之華麗樂章,此郵集曾獲1991年東京世界郵展大鍍金獎牌。此次,該部郵集分120項逐一拍賣,將為民國郵政史及航空郵政史研究、集藏者帶來極大的驚喜。像我國最早的首航封——1920年5月7日北京至天津開航時運遞的信封,這種首航封數量極少,十分珍貴,由于其存世量不足十枚,因此在拍賣會上并不多見,而且投資者也怕贗品,此次付拍的這枚無疑可以讓眾多投資者“眼饞”。
中國嘉德方面,此次推出的名家集藏也非常多,如:上海工部書信館收藏集一部,內有二十件貼片,內含工部小龍郵票及其加蓋改值郵票、欠資郵票、雙龍郵票版式研究以及封片;清代九江公務局書信館收藏集一部,內含貼片三十二頁,內容涵蓋第一次普通郵票五十枚全張二十件,可組成全張十枚全,九江公務局書信館以全張作為研究對象較少見。
名人信件提升價值
郵票發行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寄信,因此在郵品拍賣中,實寄封片往往就是拍賣會的“主角”,如果寫這封信是名人的話,那價值就更大了。像在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上,就有一件民國時期手遞“胡李慕蘭 同志”封,信封為毛筆手書,內容為感謝捐助縫紉機一臺,落款為“蔣宋美齡”。
在北京誠軒拍賣會上,清末天津寄北京紅條封,背蓋“天津全泰盛輪船局”戳,另蓋“回信仍送前門外打磨廠西頭會成店內全泰盛局”戳,收信人為翰林院進士劉仲魯,保存較好。劉仲魯是直隸鹽山(今屬河北)人,解元,2甲34名進士,授編修、充會試同考官、河南主考官,宣統三年,由大理寺少卿任修訂法律大臣,署法制院院使。
照片書籍另類投資
尋找另類的投資機會,也是在郵品拍賣會上的一大特色,特別是老照片以及相關書籍都是此次兩大拍賣行力推的品種之一,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這兩類拍品的“錢景”可謂非常廣闊,與其他拍賣專場上的相關書籍和照片相比,在郵品拍賣市場的這些拍品的“主角”往往曾經出現在郵票上,如梅蘭芳等。
北京誠軒的拍賣會上,1956年梅蘭芳舞臺劇照黑白照片,有梅蘭芳親筆題寫“遠山孝先生留念”并簽名。梅蘭芳劇照原始照片已極少見,這幅照片是1956年5月26日以梅蘭芳為團長的中國訪日京劇代表團受邀前往日本訪問,此幅照片即為梅蘭芳贈送訪日演出邀請者朝日新聞社負責人遠山孝之的原物。在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上,則有黃金大戲院同仁歡迎田漢先生翻拍照片一件,裱于厚卡紙上。
書籍方面,兩家拍賣行也是各出奇招,中國嘉德拍賣行推出了1934年華文處譯述(第五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報》一冊,內有上海自來水公司報告、上海電話公司報告、上海自來火公司報告、警務處報告、監獄報告等報告,除封面略有污漬、蟲蛀,內頁完整清晰;1929年為出訪美國演出英文版《梅蘭芳》一冊,內有英文梅蘭芳此前生平事跡,部分以圖片展示。
北京誠軒則推出了民國時期中華書局印行《郵政匯編》一冊,共計41頁,詳細記載各省所轄州府郵政分支機構名稱,是研究清末民初郵政機構設置狀況的參考資料,保存較好。( Lo
收藏拍賣導報 ad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