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成光
猴年的郵市,在國家郵政局多項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出現了好的兆頭,人氣積聚、成交活躍,不僅《甲申年》新郵系列受到市場資金追捧、價格連創新高,就連1992至2002年期間發行的打折“花票”和編年“垃圾張”市場價格也在逐步抬高,正在踏上價值回歸之路,郵市又開始出現久違的“牛市”特征。但是,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市場仍然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苗頭”值得注意:一些地方的郵票公司無視國家郵政局的郵資票品經營紀律和經營政策,繼續出現違規經營現象,給郵市健康發展埋下“隱患”,不能不使人感到擔憂。這些違規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應該引起有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及早采取措施制止。
新郵預訂違規賣“大戶”
根據筆者了解和掌握的情況,2004年仍然有一些地方的郵票公司在新郵預訂中繼續違規操作,無視國家郵政局三令五申的新郵票預訂政策,違規賣“大戶”,并且每套新郵不是按照國家郵政局的文件規定向預訂者收取全額預訂票款,而是每套新郵票僅向“大戶”收取20元的保證金,到取票時才由“大戶”一套一套的交款,更讓人氣憤的是,“大戶”仍然可以享受到“猴票”贈送小版;而集郵者個人預訂一套新郵票必須要一次性交齊135元的全年票款,才能享受到“猴票”贈送小版。這些公司的“違規”做法,再次暴露出郵政系統內部財務結算制度存在著嚴重的漏洞。
違規倒賣“猴票”贈送小版
有的地方郵票公司把國家郵政局贈送給一次性交齊了全年新郵票預訂款(包括交齊了全年票款預訂年票而到年底才取票)的預訂戶的“贈送小版”克扣下來,拿到市場上賣高價,不僅損害了廣大新郵預訂戶的利益,而且嚴重違反了國家郵政局的規定、擾亂了郵市經營次序。
上述種種違規行為,對于廣大新郵預訂者來說,不僅有失公平,而且嚴重地破壞了國家郵政局制定的新郵票預訂、銷售制度和政策;更為嚴重的是給郵市健康發展帶來惡劣的負面影響。國家郵政局應該高度重視這些“違規公司”的違規行為,堅決懲處,絕不能手軟。同時,應該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郵政系統內部財務結算制度,堅決推行郵資票品“百分之百的現款財務結算制度”,從制度上堵住“違規”的源頭,不留缺口;另外,還要堅決推行縣(區)級郵票公司的新郵票預訂全國微機聯網管理制度;在全國郵政系統內部,要教育和要求各級地方郵票公司樹立全局觀念,堅決克服短期行為和本位主義思想,把“嚴格紀律、規范經營”當成各級郵票公司的自覺行為。惟有如此,中國的郵政事業、集郵活動和郵市才有希望。
來源:大江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