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學教師,自小愛集郵,一年要訂多套郵票,主要是用于給親友寄信。今年2月4日,我到西安市最大的一家郵局為我遠在國外的親友寄一些中文書籍,營業員卻拒絕我在郵包上貼用JT郵票。經我反復申辯后才允許使用,可是又不允許我寄掛號信時使用,說只能在寄平信中使用。我無奈只好寄平信。我不知道面對這種郵局,集郵者應當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請貴報為我們呼吁,能教我們一招。
陜西西安程永清
2004年2月12日
郵局應求真務實
編者按:本編輯收到程先生的來信后想到在本報去年6月27日發行的總字第795期曾刊登過西安市讀者范立民寫的類似的投訴信。他反映也是這家郵局拒絕他使用非本省郵政局重新指定的印刷廠印制的標準信封。當時經過本編輯的接洽,該郵局局長承認工作上的失誤,并要求上門道歉,并表示今后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辦理信件收發。
然而,程永清先生的來信讓本編輯大為失望。該郵局的態度使本編輯不由得聯想到在我國古代著名章回小說《鏡花緣》所描寫的“兩面國”的故事。在“越危垣潛出淑土關
登曲岸閑游兩面國”一回中,該書主人公途經一小國,發現該國的居民“個個頭戴浩然巾,都把腦后遮住,只露一張正面,卻把那面藏了,因此并未看見兩面……他們那種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令人不覺可愛可親,與別處迥不相同。”然而暗暗走到此人身后,悄悄把他浩然巾揭起,不意里面藏著一張令人厭惡的臉。嚇得不知就里的主人公“不因不由腿就軟了,望著他磕了幾個頭,這才逃回。”本回最后點題道:“諸如此類,也是世間難免之事,何足為怪?”這也正是許多哲人說過的,“天使和魔鬼永遠都是人的兩面”,在人的身上同時集中了善惡兩個化身。每個人都應自覺地把握自己的修養,以正義壓制邪惡,以美好戰勝丑陋,以偉大克服渺小。
在當今,某些地方的個別郵局對紀特郵票的態度就鮮明地體現出這種兩面性:有促銷(發行)紀特郵票的熱情,卻沒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有將紀特郵票推向市場的興趣,卻沒有駕馭市場的謀略;只想在紀特郵票經營中受益,卻沒有讓它回歸郵政的準備;當紀特郵票升值時是一副臉,當紀特郵票貶值時又是一副臉,根本不把法規放在心上。這是一種不求真務實的非科學態度,是沒有誠信的表現。
對這種郵局,廣大群眾的態度通常都是“惹不起但躲得起”,實在躲不起時,也只好“敬而遠之”。這種自毀形象、自滅前程的行為,難道不應該引起郵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嗎?
來源:中國集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