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資信卡1、2在去年受到關注從打折的0.45元每枚啟動,到今年的1.5元左右就較長時間沒漲了,論題材,論發行量,論消耗量,看郵人對郵資信卡的看好程度,郵資信卡絕對不應該是這個仍然在打折的價了,那么為什么郵資信卡不漲呢?(說不漲是冤枉了郵資信卡,它從低點的漲幅一點也不比猴大版。
郵資信卡不是炒作投機品種,體積比較大,現在的價值比較低,對于炒作來說不太方便。還因為市場低迷的大底部遍地是黃金,郵資信卡還沒有進入熱點行列,關注和了解的人較少。
郵資信卡發行于2000年,郵票市場低落的時候,走的是郵政窗口銷售,集郵公司沒有染指,一發行在市場上就打折銷售,只在2001年井噴行情時有過短暫高出售價的情況,以后一直到現在都是當作垃圾低于售價銷售,市場上經營郵資信卡的很少,拿北京馬甸市場來說上千個攤位的市場只有一兩家,貨還不全,其它中小城市就更難見到郵資信卡的身影了,這也限制了郵資信卡的流通,大多數人難以見到郵資信卡的廬山真面目。
這是一些客觀原因,但是最終決定商品價格的是供需關系,市場上供大于求,價格下跌或停滯不前,需求大于供給,價格上漲。非常奇怪的是郵資信卡的不漲不是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而是嚴重的供不應求,按理是要大漲才對。其實在郵幣卡市場這也是一種特有現象,當買家和賣家都認識到在現在這個價格上會大漲時,賣家不想再賣,買家這個價格想買卻買不到,暫時又不想出太高的價格,市場這個價格僵持在這里,成交難見。郵資信卡的獲利盤和解套盤根據市場的情況認可出局的價錢,更多的看好郵資信卡后市者才可能進入,只有在新的價格上形成暫時的平衡時,大量出現成交。根據郵資信卡大多數人沒有貨,需求極大供給很小的特殊情況,郵資信卡的下一個價格平衡點應該在2.5~4元即一對在5~8元之間,呈現出爆炸性上漲現象。
郵資信卡這種少見的價格虛低現象會很快消失,如果能找到貨的話現在這種機會是很難得的。記得去年許少榮先生在體操郵資封漲到6毛錢時,突然襲擊式地在上海和北京同時提高50%以9毛錢的價格掃盤,一舉收到幾萬枚郵資封,用類似于拉高出貨的方式建倉是許先生的膽識、魄力和對后市堅定不移看好的決心下作出的英明之舉,成為精典之戰,當時在熊市思維下有很多人不理解,現在可能理解了,但也只有佩服許大將軍的份了。
郵資信卡的爆炸性上漲會來嗎?
“砰!”“轟”……
再買兩枚郵資信卡。
等咱有了錢,黃金周去旅游,媽的想去國外去國外,想去香港去香港,一年去兩次,五一去伊拉克,十一去阿富汗。來源:中國郵幣卡網 作者:苗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