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在方方面面猶豫之中一路走高到4月,屈指一算,居然有百天之多。自1997郵市熱退潮以來,這也是行情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盡管參與各方對已取得戰果仍有許多不滿足,但冷靜下來思考,百天之內,這市場的行進步子是不是太快了些?如果繼續以這種態勢向上推進,市場是否會面臨巨大的資金危機?
先從資金需求總量來分析:2003年末,小版張“東周青銅器”(55萬)市價1120元,“毛澤東誕生110周年”(60萬)11.80元,百天之后,這兩款品種的價格,分別高攀至68元和61元。按理論統計,僅這兩款品種,市場增量資金就需要5581萬。如果囊括“甲申猴”系列以及所有上漲品種,這個資金的需求量就更為驚人。如果與百天之前相比,整個市場的資金總量,膨脹幅度大概在150%到300%之間。而隨大盤進—步揚升,這個膨脹速度還在向外延伸。盡管目前郵市大環境向好,但真正投入市場的資金必定是有限的,因此隨行情每次上行,資金壓力也會進—步加大。
再看近期入駐市場的資金性質:如果說2月初到3月上旬的行情,屬修復性上調,那么從3月中旬開始,行情人為炒作成分,便占據了主導地位。還必須承認,近期資金快速向郵市匯集,很大程度上,是沖“投機”而不是沖“投資”來的,屬典型“過江龍”性質。傳聞前期流向市場的資金,有相當一部分,就是江浙—帶的炒房資金。過江龍資金的特點,就是浮躁與勢利,它可以大批量涌進來,也可以大批量撤出去。回看市場,短短百天,市場熱炒的2003小版等,利潤已在2-6倍以上,回報如此之豐,自然可以鳴金收兵。過江龍資金對市場的影響,總體看,弊大于利。進得太陡,容易造成虛假繁榮,讓市場盲目樂觀;出得太急,市場一時無法適應,必然引出更大的恐慌盤。
市場熱點切換不力原因所在:2004年郵市強勢運行的熱門品種,數過來數過去,一是以“甲申猴”傳統大版為代表的三輪生肖、二是“東周青銅器”、“毛澤東誕生110周年”等2003年小版,兩者都屬新郵板塊。其它如低檔型張、郵資封片、小本票等,雖然也有變化,但只是隨大盤強勁上揚而小幅度波動。從資金角度解釋,之所以反反復復選擇新郵板塊做文章,理由只有—個,就是其中套牢盤少,可以輕松運作。但如此自拉自唱的行情,場面上雖然十分好看,卻與集郵大眾關聯不大,因而不能從深層次上激發人氣。市場熱點切換不力,也是行情浮躁的表現之—。
資金危機對市場發展的影響:本周末,郵市短期見頂,賣方與買方力量之比,陡然加大。賣盤—是前期獲利盤(2003小版以及“甲申猴”系列)回吐,二是前期套牢盤(“海底世界”、“野生動物”等小版張)出逃。分析原因,在于市場后續資金的相形見絀。道理很淺顯,隨市價走高,大盤上移,資金需求的缺口,也在成倍遞增。另—方面,新郵(僅4月就有3款)炒作也需要追加新的資金。資金是市場發展的動力,資金后源不足,郵市只有調整或者下跌兩個選擇。從這個角度,資金危機是目前行情發展最大的破壞性因素。
政策穩定可以化解資金危機:資金危機的矛盾,說到底,還是信心危機。現在許多中小散戶,均為半倉操作,有利好消息,紛紛搶貨建倉,傳不利因素,又爭先恐后出逃。資金危機導致信心危機,信心危機又引發資金危機,市場沒有堅實基礎,行情也或高或低缺乏穩定性。但分析2004年郵市,之所以能不屈不撓走出百天好行情,歸功于政策支持郵市,政策支持信心。從這個意義看,只要政策穩定,信心危機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資金危機同樣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張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