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賣導報2004年6月17日報道)自“猴三世”的價格大幅下挫,其領軍郵市的風向標地位也受到極大沖擊。如今,郵人們的目光已經從“猴三世”轉移到“世界杯足球賽”上,而這只“足球”能否捧得郵市的“世界杯”,能否真正成為引領郵市的新的風向標,則成為眾郵人關注的焦點。
2002年5月16日,由國家郵政局、香港郵政、澳門郵政聯合發行的《中國隊參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紀念》郵票小全張,以其獨特的略帶異形的設計方式(足球被裁切成半圓形),一直吸引著收藏者與球迷的眼球。其發行量為300萬套,其中大陸版230萬套(編號A);香港版50萬套(編號B);澳門版20萬套(編號C),該郵票在全國各地敞開供應。現在已有相當一部分沉淀在球迷手中。所以估計A版市場的流通量在150萬套至200萬套之間。
在郵市上,“世界杯足球賽”曾幾度被莊家看好,反復炒作,套牢過不少跟風者。其未上市前就曾創出40元以上的期貨價,使很多資金深套其中。因此,上市后主力借市場“拒絕新郵”的心理,對其采取冷處理,上市當天即跌破20元發行價,最低時曾到14元,那時無人看好它,很多文章預測:世界杯結束后,“世界杯足球賽”也將大跌至10元以下。這一預測令市場人士對其避而遠之。
由于2004年除猴系列版票外,其余小版基本上破版發行,炒家就只能在2003年小版與猴大版之間反復做文章,而“世界杯足球賽”
A版一度跟在“猴大哥”身后時起時落。5月下旬,隨著一系列傳聞被證實不存在后,郵市行情一路下跌,以往作為風向標的“抗非典”版張、疊影印張等似乎被郵人扔到了遺忘的角落,只有猴大版在各個網站上每日發布即時行情。而起落較大的熱門品種“世界杯足球賽”A版,在上海的一家網站上也是天天發布即時行情。之后隨著“猴大哥”的下落,到5月底,“世界杯足球賽”跌至17元左右,成交量也一直不大。
進入6月,場外資金看準了時機,果敢地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郵市悄然發動“世界杯足球賽”,以16元至17元的出價掃盤。6月2日上午,武漢的郵商似乎還在夢中,17元的跳樓價就有人愿意出貨。而上海、北京的網站上打出的收盤價,已經到了18.2元!6月3日,各網站都發出關注“世界杯足球賽”A版的信號,促使搶貨盤涌出,收價超過19元。6月4日以后,網上有關大量收購與建倉的信息倍增,大有王者風范、舍我其誰的味道。而“世界杯足球賽”也一直在不緊不慢地小漲,以幾毛錢的差價,穩定在21元左右,成為郵市炒作區的熱點。而猴大版成交少,價格變化小,其風向標與關注度逐步被“世界杯足球賽”A版取代。
“世界杯足球賽”A版牌價20元,所以一些網評人士認為20元以下進貨無風險,其實這要看莊家的決心有多大,是過江龍似地快進快出,還是慢慢地逐步建倉,使其穩定在一個漲幅50%左右的價位,讓跟進者都能有所收獲,讓喜愛足球的球迷、郵迷都認識到這個設計獨特、發行獨到、與國際足壇接軌的大陸、香港、澳門郵政聯合發行的小版張確實具有收藏價值,從而紛紛購買,減少市場擊鼓傳花的壓力,也使其像“抗非典”版張一樣因普通市民、醫務人員的大量收藏沉淀而較大幅度地升值。
如果“世界杯足球賽”A版果真如期望那樣,那么,其所代表的意義,就不是以往的“逢新必炒、炒過必跌、跌過必套”的老套子,而是表明某些具有群眾性的老票價值是值得發掘的,是真正的黑馬。然而如今“世界杯足球賽”似乎也進入了被炒作的圈子,這不免讓人擔心,其風向標的地位還能堅持多久,是不是又會像“猴三世”那樣,在經歷了輝煌的一段時日之后,最終被人們丟棄在遺忘的角落。
摘自:中國商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