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郵卡專版 > 正文
         
        落實官不跟民爭利到明處(高達)
        發布日期:2004-7-9 11:0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7月上旬,京滬兩地郵市再次出現行情上漲的局面,其中“甲申猴”大版張,由前一天的70元附近,最高走到80元上方,創下日漲幅15%的新紀錄。另一款2003年小版張“毛澤東110周年”,也強勢上行到45元左右,創下近兩個月來的新高。透過市場價格整體揚升的現象,可以看出集郵大眾對郵市的信心又在恢復。

        集郵大眾信心何處來?源頭是國家郵政局有關人士7月4日對中央電視臺記者闡述的“官不跟民爭利”之觀點。在采訪中,國家郵政局有關人士坦率承認,這些年郵票發行政策存在失誤,沒有客觀地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減郵票發行量。有關人士還表示,今后郵政部門不應參與郵票收藏市場的經營。

        “官不跟民爭利”,這是一個全新理念。其中的“官”,是郵票發行決策管理者,其中的“民”,是集郵蕓蕓眾生。所謂“官不跟民爭利”,更嚴格更準確,是指郵票發行方不在二級市場與郵商與投資者爭利。 “官跟民爭利”的最典型的個例,是1997年“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的發行。這款發行量2000萬枚,面值50元,售價100、120元,銷售對象為新郵預訂戶的超級郵品,如大功率“抽水機”,短短—個月,吸走20億以上的資金。有關人士此次面對記者,雖坦然承認“發行時認為市場需求量很大!印了兩千萬張,面值就是10個億”,但之中忽略了12億左右的郵晶外包裝價值。結果如何?結果“市場在重壓之下崩盤了”。

        從歷史看,官跟民爭利,雖然郵票發行方是短期獲利局部獲利,但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郵政自身。目前市場銷售的打折紀特零散票,是對郵政業務的沖擊,也是對原有郵票發行政策的一種嘲弄。郵政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2000年起,郵政信函業務量與郵政收入并沒有同步增長。以2002年為例,郵政函件業務量增長率為22%,而郵政函件業務收入只增長了8.54%,其余13.46%的業務收入,讓打折紀特零散票唱了主角老大。郵政部門喝下自釀的苦酒。 “官不跟民爭利”,這是對集郵市場無為而治的戰略性決策。集郵是文化行為,也是經濟行為,二者相互補充相互推動,才促進中國郵市的繁榮發展。中國郵市對政策依賴性很強,這里所講的“政策”,并不是要求郵票發行不講原則向市場傾斜,而是嚴格按照相關郵政法規行文處理。比如保證紀特郵票的通信功能,比如保證新郵銷售正常渠道,比如保證郵票發行政策延續性等。郵票發行“官不跟民爭利”,是培育集郵者的收藏興趣,培育集郵市場常規發展,同時也是培育郵票發行的生存空間。

        有關人士敢于提出“官不跟民爭利”,這不僅是具有憂患意識的長遠目光,也是郵票發行決策觀念上的重新定調,其對后期郵市發展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我們期望“官不跟民爭利”能落實到明處。

        來源:中國集郵報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追漲殺跌難取勝見好就收方得益(吳偉忠) 下一篇:01小型張突現重大投資機遇(老彭)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9月8日磁卡行情報價(

        最新資訊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夢幻島酒店告訴你什么才叫奢華
        ·明星股民踩中雷曼地雷 李嘉欣虧掉一個
        ·4300年的英國“巨石陣”之謎被破解(圖
        ·秀美迷人靚妹妹
        ·極致美女林娜 [13P]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