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母老虎網 作者:趙世琤
今年上半年發行的郵票中,有三套的票圖受到了或多或少的質疑。對此,不妨稱之為“三件疑案”,筆者試來小議一下——
對《甲申年》,有位先生說了猴子的幾點“失實”之處。在這里,筆者僅對“沒有手指”這一點提出不同看法:此猴有手指,而且是很有特色的手指,尤其是撓頭的左手更突出。那開岔成五條由粗變細的、長短不一的線條,就是手指。這五指并排作同一方向的動作,還很有力呢?
《壬申年》郵票上的猴子才真的是沒手沒腳,但至今似乎無人對此提出異議。就應這樣對待生肖票!因為生肖票不等于動物票,前者主要求神似,后者才主要求形似,其標準不同,兩者必須有所區別!
由于各自所取的角度不同,使圖案并不很復雜的《中國紅十字會成立一百周年》也疑竇叢生、一開始,設計者在《中國集郵報》上“面對面”時就說,是“采用漢字的變化作為畫面的主體圖案”。可是,有人忽視了“變化”這個詞,把圖案當成了一個字,指出筆畫錯了。設計者為此再次出面說明,創意字與印刷文本字體是有區別的,不能以同樣標準衡量。之后,仍有人提出了一些異議。
依我看,分歧在于怎樣對待變形。無疑,變形是藝術創作手法之一,是完全允許的變形后與變形前的“原型”當然有差異,這是常理。至于如何變,取決于創作者表達主題的需要。
對采用連票形式的《楠溪江》,有位先生認為會“給人錯覺,以為這些景點是連在一起的,事實上這些景點是相當分散的”,此問題的提出,反映了連票這一設計形式的局限性。《楠溪江》還算是不太出格的,因為這些景點雖然相當分散,但畢竟都在桶溪江流域之內。而有的連票將相隔千山萬水的兩座建筑等,在畫面上連在一起,那才真會給人以錯覺呢!
藝術的真實源于生活的真實,但不同于生活的真實。這也許是我們在鑒賞藝術作品時應遵循的一個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