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安全——消耗——精品之路 苗一葉
2004年馬上就要結束了,上半年在銷毀之前市場表現出色,但后續政策沒有跟上,政策落實不到位,市場重新進入下跌低落市道,猴系列和熱炒的新郵等成為領跌品種,而這是在郵政的政策支持郵票市場向好發展,后續具體措施沒有落實之前的情況,雖然否定了幾個謠傳,如停發普票等,但可以看到的是提高結算價,消滅打折票的努力仍然是在進行中,市場底部抬高是不爭的事實,在沒有大部分消滅打折票前郵政支持市場的政策應該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市場無法走出持續性的上漲行情呢?市場還沒有跌到啟動前的價位就有80%的參與者又賠了錢呢?原因很多,但有很多人不看市場規律,只聽小道消息,依賴郵政,依賴莊家去拼小縫的心態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反而對真正的利好麻木了。
筆者去年8月在郵市最低迷時提出了安全——消耗——精品的投資理念,相信這一理念的并行動的人現在心態應該是非常好的,講安全的賺錢了,看消耗的賺錢了,投資精品的也賺錢了,不需要什么利好政策來支持,換句話說不支持也不行,比如說打折票,打折到那個程度,除非郵政認為郵票和花紙片一樣,否則早晚要解決這個打折問題,所以投資安全的打折票、張賺錢只是個時間問題。大量消耗的郵品在低落的市場里存世量會更少,郵政沒有庫存,不符合郵資的要銷毀,當集郵活動恢復正常時不要說高潮了,需求就把價格抬上去了。這次的行情中,兩毛和五毛郵資封漲了幾倍,但市場上沒有大量的公司貨放出來,說明歷次的銷毀和消耗郵資封的存世量已經相當少了,價格基本上是市場上的供需關系決定。郵資信卡一、二由于其郵資已付的屬性和郵資上調的必然性,決定了郵政必然要銷毀和不會放貨(實際上2003年就徹底銷毀郵資信卡一、二了),這從市場上郵資信卡貨源難找就可以知道,還需要郵政公布什么利好嗎?
精品的需求是世界性的,投資精品雖然會受到市場潮起潮落的影響,但總的趨勢是向上的,所以從安全——消耗——精品的理念投資市場,可以不理會市場一時的漲跌,只輸時間不輸錢,長線的收益要比短線拼殺大得多。
郵政封存的是1992到2001年的庫存,市場追逐的卻是郵政要放貨的新郵,高價買來沒有消耗更談不上安全的新郵,炒幾次下來,不要說買房買車養寵物,可能最后家用電器只剩手電筒了,家里僅有的兩只耗子也要含著眼淚準備搬家了。
大江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