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張昕竹這些天來一個會接一個會,當記者撥通他的手機時,前幾分鐘竟無
法說話——他正在會場上舌戰群儒——“現在連接聽電話都只能抽空兒進行”,張昕竹無奈地表示。
自從有媒體把張昕竹在做網間結算方案的事捅了出來,“一石擊起千層浪”,關于互聯互通和網間結算的種種
爭議都浮出水面。
人們都想知道,未來電信網的網間結算將按什么原則進行,張昕竹項目組提出的方案是否公平?甚至有人對
“張昕竹他們到底懂不懂電信?”都發出了質疑。一個小小消息掀起這么大波瀾,恰恰反映了網間結算問題的敏感
和棘手。
起點公允結論未定
作為關注網間結算問題的行外專家,張昕竹是對電信業務進行定量分析理論的支持者,他認為未來的電信監管
將越來越多地依賴定量信息。而要想使監管政策到位,監管者解決上述問題的最關鍵和最基礎性的任務,就是要解
決電信成本的測算問題,包括建立透明和符合國際慣例的成本核算過程和原則。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成本測
算的重要性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因為它不但是事前監管 (基于成本定價 )的基礎,也是事后利用監管手段進行
監控的重要依據!
據了解,電信網間結算和資費體系研究項目起始于去年2月份,中、外雙方負責人分別由張昕竹和麻省理工經
濟系的杰瑞·豪斯曼教授出任。其主要模型借鑒了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測算結果和新的結算體系方案早在 5月份
就已提交到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
盡管借鑒了國外的經驗,但是方案的分析基礎并非是來自國外的數據。曾在中國網通集團互聯互通處任經理的
白玉梅女士告訴記者:“作為運營商,我們都曾無償向課題組提供詳盡的數據,包括網絡狀況、企業人事狀況、收
入情況等方方面面!闭且揽窟@些數據,課題組才建立了自己的模型。
但是,他們的方案是否能付諸實施目前并無結論。
一位信息產業部官員告訴記者,信息產業部委托項目組研究網間結算問題,并不表明信息產業部一定會按照他
們的研究結果來確定結算體系,“他們進行的只是一項信息產業部委托的科學研究工作!边@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在
方案提交以后長達好幾個月的時間里,并沒有發現現有結算體系存在松動的跡象,各運營商受命對項目組提供幫
助,但項目組的結論并非政府監管部門的結論,最后的方案是什么樣子,還得有關各方坐下來商量出一個大家都能
接受的方案。
成本核算回報何在
各大運營商對于這樣一項“科學研究工作”可是投入了血本,移動、聯通、網通和電信總共掏了800萬元資
助,他們現在關心的是這些投資能帶來什么回報。
有分析認為,移動運營商對此事會比較積極,他們對小靈通搶奪移動市場卻不交結算費感到不公平,因而力促
信息產業部推出新的結算標準。
對于這種說法,被采訪的各方均予以否認。
白玉梅認為:“信息產業部啟動這項研究,其目的就在于探討國際通行的網間結算標準如何應用于中國,并非
針對小靈通!毙畔a業部的內部人士也表示,不管有沒有小靈通的問題,信息產業部都會啟動網間結算體系的研
究項目,這是從發展角度考慮的結果,他們并沒有受到移動運營商的壓力。而項目組中之所以不讓運營商參與,很
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著力避免摻雜進一些國內運營商的定見。
我國運營商現在采用的網間結算方法是根據資費來計算的,資費與形式都是固定好的,在新的業務飛速發展
時,這種結算方式顯得過于死板,因而顯得公平性略有欠缺!靶畔a業部也許是想探討依資費原則之外其它的結
算準則。”白玉梅猜測。
一位對網間結算問題有過研究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際通行的網間結算方法是根據成本來定價。成本
定價模式又分為歷史成本法和長期增量成本法。白玉梅認為,從競爭經濟學的角度看,我國運營商的歷史成本難于
核算,如果實行,容易引發政策性攤派,不利于運營商良性發展,因此新的結算模型肯定要采用長期增量成本法。
這種方法是根據流量定價,最終結算的費用與發生的業務有關,也與科目有關,是一種各靈活的網間結算方式。
不是結局而是開始
網間結算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從電信業務“以人為本”的角度考慮,網間結算必須以有利于互聯互通為準則。
社科院法學所的周漢華認為,以長期增量成本作為網間互聯成本核算依據,有利于新興運營商進入市場。但同
時也應考慮到長期增量成本標準在實踐中可能會因為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而無法適用,因此,作為替代方案,監管部
門也可以對網間結算實行價格上限管理,以防止主導運營商濫用其壟斷地位,也就是說,政府必須對主導運營商的
互聯收費進行價格管制。在國外,法國與意大利從2003年1月1日開始采用網間結算標準上限管制政策,增加了市場
對網間結算費用未來水平的合理預期,受到業界普遍歡迎。
對于非主導運營商,有時候互聯收費受成本定價原則的限制,反而會限制其業務的發展,不利于競爭性市場局
面的形成。這時候,可以引入商業談判機智制,形成互聯收費標準。
另一方面,有人指出,在證券領域,依據《證券法》建立了專家公開論證的“發審委制度”,能夠更好地發揮
專家作用,保障投資人利益,在電信領域也不妨一試?梢猿闪⒁粋“專家委員會”,建立獨立的專家初步裁決制
度,保證互聯互通爭議訴諸電信監管部門以后處理過程與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與公開性。
對于其他的聲音,張昕竹和他的小組也早有考慮。他指出,優先考慮企業利用協商機制解決互聯互通、轉售或
非捆綁元素的批發定價問題,并不意味著成本測算失去應有的意義,實際上,即使將來逐步放棄事前監管,不再由監管機構直接定價,但建立在成本測算基礎上的政府干預將對談判結果產生重要影響。此外,即使政府主要依賴事后機制進行監管,成本測算也是監管機構進行仲裁和解決糾紛的重要依據?傊杀緶y算將成為解決互聯互通、合謀以及惡性競爭等需要定量證據的監管問題的基礎。
無論張昕竹和他的網間結算方案是否被采用,有一點業界已經達成共識,這個項目僅是我國結算制度改革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結局,政府出頭、專家出力、運營商出資,大家在共同醞釀著網間結算領域里的改革風暴。
作者: 張九陸 轉自: 通信產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