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集郵公司轉制換湯不換藥 吳貴祥 |
發布日期:2005-2-26 7:5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給集郵公司轉制換湯不換藥 吳貴祥
據報道,從今年開始,全國郵政系統將陸續對郵政集郵業務施行體制轉換,成立專業化的集郵公司,人、財、物都將從原主管的郵政局剝離,實行獨立運營。這一轉制直接事關紀特郵票的發行、管理與銷售,與集郵和郵市的發展關聯最為密切,按理應引起集郵大眾的廣泛關注。然而,廣大集郵者和投資者對這一看似重大利好的消息卻反應+分平靜,集郵市場也依舊波瀾不驚。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集郵公司的轉制只是紀特郵票發行、管理內部形式上的改變,其實質還是換湯不換藥。
一、轉制井未改變紀特郵票的銷售渠道。
可以肯定,集郵公司只要存在,不管其如何轉制都是郵政部門的一個下屬機構,屬郵政部門領導,不僅不可能與郵政部門完全脫離關系,而且關系依然十分密切。1月25日召開的全國集郵專業會議上提出,從下半年起,我國各省(區、市)在省內實行相對獨立的集郵經營管理運行體系,集郵專業單獨核算,以實現集郵業務的健康發展。這里已十分明確地指出集郵專業將實行的是獨立運行、單獨核算。單獨核算只是內部財務管理方式的不同,而并非與郵政部門完全脫鉤,集郵業務依然是郵政部門一項重要的業務收入,集郵業務收人的實現還是通過集郵公司。那么,紀特郵票的銷售渠道必然依舊是通過各級集郵公司無疑,否則集郵公司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二、轉制不能改變紀特郵票幾乎等同于“集郵郵票”的性質。
近年,集郵大眾呼聲最高的是要求郵政管理層在郵票發行上與國際慣例接軌,改革紀特郵票的發行、管理體制,要求紀特郵票發行期內在郵政窗口或集郵柜臺敞開供應,發行期過后,未售出的予以銷毀。在去年初的全國人代會上,楊先龍等代表并就此問題向全國人大提交了有關議案。但今年1月25日召開的全國集郵專業會議卻對此只字未提、避而不談。顯然,郵政管理層在紀特郵票的發行、管理上觀念依舊如故,沒有絲毫的改變。所以,集郵公司的轉制根本不可能改變紀特郵票幾乎等同于“集郵郵票”的性質。
三、轉制同樣不能遏制集郵公司的違規經營行為。
由于集郵公司轉制后,依然全面控制紀特郵票的銷售、管理,所以,集郵公司在實行單獨核算后,為了自身業績考慮,其違規放貨行為非但得不到收斂,而且可能會有過之而無不及,郵品開發的附加值也會更大。再進一步講,即便集郵公司全部撤消,只要紀特郵票不放郵政窗口或集郵柜臺敞開供應,各級郵政部門也同樣會違規大量放貨。試想,紀特郵票不放郵政窗口敞開銷售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不讓紀特郵票擠占通信業務收人,而要讓集郵者和投資者為發行的紀特郵票全部買單嗎?
既然如此,郵政管理層又何以要在近期推出并無實質意義的集郵公司轉制呢?其目的可能主要出于兩點:一是一年一度的全國人代會即將召開,為了給楊先龍等代表有個交待,使其不再舊事重提,又不愿真正改變紀特郵票作為“集郵郵票”的性質,于是就采取了這樣一種換湯不換藥的形式主義的集郵公司轉制來敷衍塞責。二是給集郵大眾造成已對紀特郵票的發行、管理、經營進行體制改革的錯覺,制造利好假像,以提高集郵者和投資者的信心。廣大集郵者和投資者務必認清集郵公司轉制的真實意圖,切不可盲動。
大江南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