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每年都會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集郵愛好者對此已經習以為常,頗有些見怪不怪了;但每次調整后的郵票發行計劃與原計劃相比,總是更全面、合理,達到了“沒有最好的計劃、只有更好的計劃”的效果。
一、增發新郵。今年增發了8套新郵,分為三類:一是配合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增發5套建設成就類題材郵票,展示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各條戰線取得的輝煌成績。《海南博鰲》、《海峽西岸建設》、《中國電視事業暨中央電視臺創立五十周年》、《機場建設》、《電網建設》屬于此類;二是配合重大涉外事件擴大對外交流、促進國際友好,展示外交成就。《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屬于此類;三是直面重大突發自然災害,鼓斗志、獻愛心,展示綜合國力的提升。《抗震救災眾志成城》附捐郵票屬于此類。這些郵票的增發有理有據,既配合了當年宣傳工作重點,又記錄了重大歷史事件;只是除了《抗震救災眾志成城》附捐郵票為突發事件不可預知外,其他幾套完全可以提前列入發行計劃。
二、變更名稱。有3套郵票的名稱進行了變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圣火傳遞》變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這是應奧組委的要求變更的;《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變為《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博覽會開幕紀念》;《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和吉祥物》變為《北京2008年殘奧會》。應該說后兩套郵票的名稱變更是質的改變,名稱變更后郵票也從特種郵票變更為紀念郵票,從紀票特發恢復了紀念郵票的本來面目,看來發行部門也意識到了紀票特發的不足,這是一種明智的行為,應該肯定。
三是日期調整。有3套郵票因配合相關活動發行日期提前或推遲:《朱仙鎮木版年畫》、《白馬寺與大菩提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郵票是國家的名片,能有題材入選郵票是件大事,相關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郵票發行日定在相關活動舉辦日是一種人性化的舉措,無可厚非。今后應盡量提早與地方政府協商好發行日期,避免多次調整。
四是取消發行。有增就有減,《外國音樂家》、《龍虎山》、《三江源》3套郵票今年取消發行,多少有些可惜,而且《外國音樂家》和《龍虎山》郵票圖稿早已設計完成,并且很有特點;期待它們能早日再次列入發行計劃,修成正果。取消發行也是計劃變更直接引起的。因此,制定一份穩妥的發行計劃應該成為郵票發行部門努力的目標。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王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