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50多年前的10元人民幣,武峰大娘保存至今仍然比較新,但卻不知它現在的市場價格是多少。近日,武大娘向記者展示了這張10元錢。
這張10元錢通體藍綠色,編號為65015971,比1980年版的5角紙幣稍小一些。正面左側是一位拿著鋤頭的農民和一位拿著鐵錘的工人并排站在一起,背面是延安寶塔山圖案。
武大娘說,她今年76歲,1996年丈夫去世后,她收拾丈夫的遺物時,在他經常看的一本書里發現了這張人民幣。
據中國人民銀行鞍山市中心支行貨幣金銀處工作人員介紹,武大娘的這張人民幣是建國前發行的,是我國第一套人民幣,該幣是第四版,已退出流通領域,無法兌換,但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據鞍山一位收藏專家介紹,該種錢幣是1949年8月發行的,1955年5月10日停用。尺寸為121×64毫米,目前最新的市場價格為50—60元。由于其紙質好,易保存,在當時面額很小,很多人沒有兌換,民間留有很多,因此市場價格不太高。
記者 周慶春 見習記者 張沖 文/攝(請武女士持有效證件,于每周四、五到本報熱線領取線索獎)
相關鏈接
我國第一套人民幣從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在除臺灣、西藏以外的全國范圍內流通,面額從1元至50000元共12種,版別有62種。因當時印刷水平的限制及其他原因,這套人民幣流通時間很短,因此,像其中10000元的“駱駝隊”和“牧馬圖”、5000元的“蒙古包”、1000元的“牧馬圖”、500元的“瞻德城”被譽為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幣王”,價格在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