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華中抗日根據地軍民對日偽發起反攻,收復了大片國土,打破了被分割封鎖的局面,使華中抗日根據地基本上連成了一片,大范圍的物資交流和新四軍戰略行動增加,客觀上要有全華中統一行用的貨幣。中共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決定成立華中銀行,并發行華中統一行用的華中銀行幣。在經過短暫的積極籌備后,于1945年8月1日在今安徽省天長縣張鋪鎮宣布成立華中銀行,并在當日發行華中幣。

華中銀行幣始發于抗戰勝利前夕,停發于1948年12月1日人民幣面世之后。先后發行的華中銀行幣有13種面額、56種版別,全國解放前后,都用人民幣回收后銷毀。由于回收認真徹底,今各版別華中幣存下來的都很少。尤其是1945年印有毛澤東頭像的100元券,因發行較早、發行量較少,今存世量極少,屬華中幣中的大珍品了。
來源:中國商報網 作者:楊曉時 配圖:金幣投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