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偽鈔的涌現引起香港市民恐慌,但政府通過回收舊鈔打擊偽鈔,卻刺激了千元面值真鈔的升值潛力。有經營鈔票買賣生意的人士預計,由匯豐銀行在2000年及2002年印發的“金牛(即千元面值鈔票)”的收藏價值將會上調近20%,但需時至少一年,建議有興趣收藏的市民先為鈔票“驗明正身”。 《星島日報》消息,經營鈔票買賣生意的胡志成指出,每當有鈔票被回收,由于流通量大減,收藏價值必會有所上調。他以2000年市面發現有1993年印發的大額偽鈔為例,當年匯豐銀行逐步回收及報銷舊有的千元鈔票后,1993年印發的匯豐千元面值鈔票因而升值20%至30%,“直版”款至今更升值50%。
胡志成估計,這次回收將令2000年及2002年印發的匯豐千元鈔票升值約20%至1300元,其中收藏價值更高的“A版”、“Z版”等更可升至1400至1500元。但他強調:“由于銀行決定回收后,通常有大量這類千元鈔票涌現,故短時間不會出現升值變化,起碼要一年后才真正升值。”
另據消息指出,偽鈔襲港非首次,2004年曾有不法之徒利用銀行存錢機的漏洞“洗偽鈔”,成功將80張仿真度高的500元偽鈔化假為真,當時更令匯豐銀行一度將全線104部同類存錢機暫停。而近日檢獲的2000、2002年匯豐千元偽鈔更被認定為歷來仿真度最高的偽鈔,令人擔心事件會再度重演。不過,匯豐銀行發言人則表示,現在的存錢機敏感度極高,不擔心會出現有關問題。發言人又指,即使市民可以用信封將存款通過自動柜員機存入戶口,逃過存錢機的高度檢查,但銀行始終能夠以戶口號碼,追查源頭,而且絕不會入帳予有關戶口。
此外,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表示,銀行借把有問題的鈔票逐步淘汰,對穩定市場信心具一定效用,也由于只針對2000及2002年發行的千元鈔票,非全面性回收,對貨幣市場的穩定性影響不大。至于有商戶拒收該兩款匯豐鈔票,巫博士認為屬合理行為,“金管局有責任解決偽鈔問題,既然當局處理不來,商戶為保障自己而拒收,已屬合理懷疑。”不過,若商戶拒收其他面值或年份的鈔票,則屬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