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玉
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的時間不長,又是解放初期,人們沒從困難生活中走出來,手中鈔票很少,也不容易保留下來,成了民間錢幣收藏中的難點。
第一套人民幣前后只流通了不到7年,時間從1948年12月1日起,到1955年5月10日止。其面額從1元到5萬元共12種,有6個版別。當時100元的幣值,只相當現(xiàn)在的1元。所以在發(fā)行100元面額的新幣時,筆者就曾親眼目睹有人以舊幣100元面額的鈔票,冒充新幣100元騙人的事。但時過境遷,現(xiàn)在看來,舊幣100元的紙幣,何止價值人民幣100元啊!就是“舊幣”的“絕品四珍”,按面額只合現(xiàn)幣2.55元,而市場價格已開到數(shù)十萬元,升幅高達驚人的十多萬倍!
在收藏界,公認能收集第一套人民幣20個品種,已可稱為初級水平。能收集21至42個品種,便屬于中等水平。而能收集到43種以上,則算得上高級水平了。有本事收集到其中的“絕品四珍”,那是達到了超級大師的水準。從現(xiàn)有的資料來看,個人收藏中,尚未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出此紀錄者。第一套人民幣收集的難度和收藏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實際上,“絕品四珍”從來就是有價無市,即使肯出這個高價,也未必能找到現(xiàn)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