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人民幣一元紙幣,背景圖案是西湖三潭印月。
細細查看第五套人民幣中的這張一元紙幣,杭州山水風情初現(xiàn)端倪。
糾葛著的水波花紋,護衛(wèi)著小瀛洲外三座香爐,仿佛鏡中映影,輕飄著綠色,又好似畫家的簡筆初稿,樸素而懷古的樣子。
也許,能就此斷定,這里是十景之一“三潭印月”。不過,重拾放大鏡,看看遠處的山水里,斷橋和保俶塔隱隱約約。熟悉西湖山水的人,大概都知道這些景致無法在此視角上重合。但一元紙幣圖案的原畫設計師們,依舊按照他們的想像將三潭、斷橋、保俶塔、寶石山等等疊加在了一起,遠近虛實,錯落有致而毫無破綻。
是失誤嗎?顯然不是。按照第五套人民幣的設計風格,人民幣背面的風景圖案允許經過組合加工。設計當中畫素描稿是基礎,是腳本,設計人員要大量實地采風,進行藝術的加工和提煉。與杭州西湖一同出現(xiàn)在紙幣背面的,還有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等等。其中,泰山、長江三峽、桂林山水等原畫也在實際景物上做了些修改。
參與設計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總工程師談及一元紙幣設計思路時,曾說,選中“西湖”,主要是考慮到杭州西湖知名度高,風景好。中國主要的名山名水在其他幾個品種中都已經有了,而西湖一直沒用過,所以這次在設計一元紙幣時,選中了“西湖”。
當時他們曾派人到西湖拍了很多照片,經過藝術處理后,最后確定了現(xiàn)在大家見到的這個畫面,有可能大家在現(xiàn)實中根本無法從這個角度把西湖風光一收眼底,但卻只有把三潭印月、斷橋和保俶塔集合在一起,才能把西湖最具特色的景點展現(xiàn)出來。
其實,紙幣上的杭州可以追溯到光緒三十四年發(fā)行的“當十銅元”的紙幣,票面圖案為平湖秋月,是迄今有據(jù)可查的最早印有杭州風光的貨幣。而民國時期,浙江地方軍政府發(fā)行的軍用票上,更多采用了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等作為標志設計圖案。
錢幣是國家的名片。一套國家正在流通的貨幣,曾是出國旅游的最佳紀念品。西湖、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泰山、長江三峽、桂林山水,這些錢幣上的標志共同組成了我們中國的代表符號。(王毅)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