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紙幣專版 > 正文
         
        鈔票的稱謂
        發(fā)布日期:2007-11-7 11:1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在生活中,人們早已習(xí)慣于把手中花花綠綠的紙幣稱作“鈔票”。但對于“鈔票”一詞到底如何而來,又起源于何時,恐怕就不一定有很多人能夠說清楚了!

        據(jù)考證,“鈔票”這一稱謂應(yīng)該源于清代發(fā)行的兩種紙幣——“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

        清朝鑒于明代“大明寶鈔”發(fā)行的失敗,除順治年間一度發(fā)行紙幣外,以后各朝均未發(fā)行紙幣。但到了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因鎮(zhèn)壓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軍費開支浩大,故發(fā)行了“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用以減輕財政支出的負擔(dān)。兩者所不同的是,“大清寶鈔”以制錢為單位,亦稱“錢票”或“錢鈔”;而“戶部官票”是以銀兩為單位,亦稱“銀票”。

        “大清寶鈔”開始時面值為二百五十文(尚未見有實物)、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和兩千文幾種。后來陸續(xù)增發(fā)面值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和百千文等大鈔。該幣面主色調(diào)均為藍色和紅色,上端橫題“大清寶鈔”4個漢字,中心部分右側(cè)文字為“字第××號”,上部中心處文字是“準足制錢××文”,中心部分左側(cè)文字為“咸豐×年制”,兩側(cè)分題“天下通行,均平出入”,下面寫“此鈔即代制錢行用,并準按成交納地丁錢糧,一切稅課捐項,京外各庫一概收解,每錢鈔貳千文抵官票銀壹兩”。背面除有背書之外,“大清寶鈔”均為單面印刷。

         該幣發(fā)行不久,流通便發(fā)生阻滯。到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寶鈔每千文僅值當(dāng)十錢一百余文,后來每千文竟只抵十余文。

        “戶部官票”是用高麗苔紙印制的,面值有一兩、三兩、五兩、十兩和五十兩5種,四周有龍紋。該幣面主色調(diào)均為藍色和紅色,其票面上端方框中有“戶部官票”四字,左面是滿文,右面是漢文,均為雙行書寫;中間標明“二兩平足色銀××兩”。“二兩平”是指每百兩比庫平少六兩。下面寫“戶部奏行官票,凡愿將官票兌換銀兩者與銀一律,并準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項,偽造者依律治罪不貸”。發(fā)行日期以直行載于幣面的左側(cè),紙幣序號則印在幣面右側(cè)。背面除有背書之外,“大清寶鈔”均為單面印刷。

        由于“戶部官票”的面值較大,而且不能兌現(xiàn),所以發(fā)行后流通立即受阻,迅速貶值。咸豐末年,鑒于“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幾乎已形同廢紙,清政府不得不在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宣布對兩紙幣進行清理和停用。

        由于在當(dāng)時市場流通中,用小額貨幣需使用“大清寶鈔”,用銀兩就使用“戶部官票”,因此老百姓出行購物必須帶兩種紙幣。為了便于稱呼,民間就把這兩種紙幣簡稱為“鈔票”了。所以,“鈔票”的稱謂起源于清朝咸豐年間,并一直沿用至今。 (周宏遠)

            匿名發(fā)表·
        評論內(nèi)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山西銅元珍品之-軍工工友消費證伍分與壹角 下一篇:民國紙幣 價值有限

        相關(guān)新聞

         

        焦點圖片
        奧運后,奧運紀念鈔幾 奧運紀念鈔遭莊家空炒
        最新資訊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夢幻島酒店告訴你什么才叫奢華
        ·明星股民踩中雷曼地雷 李嘉欣虧掉一個
        ·4300年的英國“巨石陣”之謎被破解(圖
        ·秀美迷人靚妹妹
        ·極致美女林娜 [13P] 

        經(jīng)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zé)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dǎo)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