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于百盛集團的張先生則顯得沒那么興奮,他說:“我知道今天要漲,但有什么用呢?我現在的賬面資產只有本錢的1/5了,你看看我買的ST光華,5塊錢買的,現在才1塊多,要漲多少才能回本哦,我也懶得看了。”
面對這樣的“反彈盛景”,不光是一些股民進退兩難,部分機構也顯得辦法不多。東莞證券投資管理部經理陽志斌說:“我在2700點就減了很多股票,最近一直是低倉位操作,沒想到管理層會突然送出這么一個大禮包,沒辦法,還是得進去折騰,今天除了集合競價能夠買入一些外,其它時段機會不多,周一再看看吧。但還是不能看得太長,反彈幅度能有30%就不錯了。”
而基金方面,來自贏富王TOPVIEW的數據顯示,本周二基金凈賣16億元,是大盤跌破2000點的元兇。周三基金仍為凈賣出,而且拋盤多數集中在銀行股。昨日在利好刺激下,銀行股以巨大買盤封停的高姿態出鏡,不知基金是否會為前期的殺跌檢討。
記者在采訪一些私募時,他們多數選擇了避而不談,不知道是忙于建倉,還是因為踏空而沒有心情接受采訪。
不過,一些短線炒手行動卻十分迅速。證通天下投資總監楊永興表示,由于周四午后市場出現異動,于是買進了2000萬份50ETF。利好出來后,他又于周五早盤買入寶鋼權證,同時在集合競價中買入北京銀行。他認為,市場反彈20%是正常的。
股市已經熬出頭?
在重大利好的刺激下,股市紅透整片天。有股民不禁感嘆:“終于熬出頭了。”那么,股市是否已經熬出頭,或正在熬出頭?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還不能下這個結論,后市操作還是應該“悠著點”。
從去年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已經多次出手救市,美聯儲從去年8月被迫放棄了實施兩年之久的貨幣緊縮政策,進入“降息周期”。面對全球著名金融機構因次貸危機引發的巨額虧損,美聯儲聯合西方央行,分批次給遭受重大損失的銀行注資。截至目前,各國為救市花費的資金已經超過萬億美元。但這些舉措并未將股市拖出跌勢。治病需要猛藥,但似乎更需要時間。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三大救市舉措可以定義為重大利好,但應該清楚地看到,目前還是處于救市階段,股市還沒有步入到正常運行軌道。而印花稅的下調只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未增加股票的投資價值。匯金公司表態要買銀行股,但其承諾并不清晰,買多少、以什么價格買也沒有明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次貸危機的沖擊目前僅僅在虛擬經濟方面,給投資者帶來的感觀已經非常強烈。那么次貸危機是否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沖擊到實體經濟呢?近期各項指標顯示,全球經濟已經步入衰退期。雖然國內經濟基礎扎實,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內經濟也面臨不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