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李 維

2008年4月,一位網友在“古泉園地”和“開元泉社”兩個錢幣專業網站同時發帖,數小時后幾乎同時刪帖。帖子圖文并茂,而且提供了此錢的數據:徑2.35厘米,厚1.2厘米,從圖上可知此錢風格與之前出現的三枚大齊同版同范,風格一致,如出一爐,綠銹斑斑,為開門見山之珍品,又一次證實了泉珍大齊通寶的存在,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重視,紛紛叫好稱贊。
據說此錢與藍銹大齊出土地點相近,出土于一處唐宋遺址,罐裝窖藏幾十斤,其中包括唐、五代、宋等朝代錢幣,北宋錢和開元居多,無北宋末期及南宋錢。另據介紹此地曾出土過乾封泉寶、咸通玄寶、乾亨通寶、廣政通寶等珍品,可推斷此批錢應為北宋時期窖藏。這應該是中國錢幣學和貨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有些見過此幣和之前那枚藍銹大齊的人說:“此生能兩見大齊通寶真容,實乃一大幸事!
隨著兩枚大齊通寶實物真品的出土和發現,讓大家對大齊通寶錢的存在予以肯定,對大齊通寶的研究和認識,也不只停留在兩張殘缺拓片,而真正意義上走向了實物研究。為中國錢幣學和貨幣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應該引起泉界的重視和研究。
此錢的出土,解除了人們對大齊錢的種種疑惑與猜疑,同時也帶來了更多新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這枚“綠銹大齊”將會發生多少故事,引出多少人和事,仍不得而知,但是此枚大齊通寶的問世,必定引來更多人的關注和研究,同時也一定會把對大齊通寶的研究和認識不斷推進,揭開關于大齊通寶的種種“謎團”,讓這枚稀世珍品大白天下,得到真正的定位。這枚“綠銹大齊”將作為所見第四枚永載中國貨幣史和錢幣學的史冊。
百余年,泉界關于大齊通寶錢的鑄造年代、鑄造意義、鑄造者、鑄造地點等情況仍不能達成共識,也不敢妄下定論。有些人認為大齊通寶歷來就充滿了神秘和傳奇的色彩,是古泉界的一個“謎”。不論如何,大齊通寶錢永遠是中國古錢文化中一朵不敗的奇葩,永遠是古泉名珍之上珍,永遠作為“中國古錢之最”流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