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元存1年“虧”110元 我的錢怎樣才能跑贏CPI?
來源: 揚子晚報
前兩年曾流行一句口號:“跑不贏劉翔,也要跑贏CPI”。現在劉翔雖然早已不是跨欄世界冠軍了,但我們依然面臨著如何跑贏CPI的問題。這不,央行前天剛加完息,我們剛剛為“錢生錢又多點”而欣喜;9月份CPI數據又讓人心涼了——事實證明,我們口袋的錢又縮水了。
那么,從加息的角度看錢“值錢”了,從CPI高企的角度看,錢又貶值了。在這種左右為難的情況下,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財呢?是把手里的錢變現成實物保值好,還是存銀行“錢生錢”好呢?
1萬元存1年“虧”110元
“前天央行加息并沒有解決存款負收益的問題,一年期存款利率依然比CPI低。”江蘇工行一位理財師表示,按照目前一年期利率2.5%計算,1萬元在銀行存一年實際的利息是250元;而按9月份全國CPI3.6%的水平,利息至少應為360元,也就是說,1萬元存一年實際要虧損110元。
求“穩”就買點國債
“要跑贏CPI并不難,方法有很多,但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法。”該理財師表示,對于厭惡風險的穩健投資者而言,比如一些老年人,還是應該選擇最穩妥的理財方式,比如買憑證式國債、儲蓄式電子國債等,畢竟收益比銀行存款高;如果投資者能承受較小的風險,則建議他們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目前這類產品大多有固定收益,而且銀行有保本保收益承諾,風險實際上也非常小,但收益均高于銀行存款。
不過,由于目前中國有可能已進入加息通道,投資者最好不要購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也不要存三年、五年以上的定期存款,萬一央行繼續加息,就不劃算了。
也可買金買房搞收藏
“如果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則建議購買股票型基金、黃金等產品。”他說,股票也是可以抵御通脹的資產,目前股市走強的趨勢已基本確立,所以投資者可以考慮在自己的資產組合中配置一些股票型、偏股型基金。黃金也是抗通脹資產,也可以考慮定期定投黃金,目前各銀行都有回收黃金的渠道,投資黃金變現很容易。買房也一樣,因為從長期來看,房產也是升值的。
興業銀行理財師嚴萍認為,“對于追求高風險高收益、資金實力比較雄厚的高端投資者來說,投資藝術品、收藏品,也是跑贏CPI的一個途徑。”嚴萍表示,在通脹時期,藝術品和收藏品升值速度更快,而且還可以避稅,即使將來開征遺產稅,也比較容易將其傳承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