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兌換 廣告

        泉友社區☆ 集 幣 視 點 ☆『 行 情 直 播 』 → 12月22日行情直播互動交流


          共有142391人關注過本帖樹形打印

        主題:12月22日行情直播互動交流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1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49:00

         在《中國金融》第二十四期上,央行官員朱微亮與吳曉光發表了題為《利差管理的經濟含義》一文。  
            利差管理是尋找控制流動性的第三條道路,所謂利差法,即控制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差額,其中包括存貸款利差管理、長短期利差管理、存款利率上下限區間或者貸款利率上下限區間管理以及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利差管理等多個方面,既不是加息等價格手段,也不是上調存款準備多金率等數據手段。
         
            央行官員最近發表的一系列言論,充分地發揮了金融官員云山霧罩的特色,大概像格林斯潘一樣,是為了防止市場興風作浪。此處利差管理也一樣。
         
            難道我們沒有動用利差管理法嗎?我國銀行收益90%來自于存貸款利差,實在是將利差管理法發揮到極致,充分地讓銀行實現了無風險贏利。
         
            通讀全文,你會發現作者真正想表述的是,放開利率市場化的權限,讓央行擁有比目前更大的利率制訂權。以往的利率管制是集中資源大干快上、高速投資的經濟模式所必須,而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往的利率定價模式已經不符合市場所需,但又不可能一步改革到位,徹底實現市場定價,因此需要走中間道路,比以往的非市場化更市場一步,比徹底的市場化有所控制,這樣才能實現軟著陸下的經濟結構調整。
         
            最近央行行長周小川先生在《財經》年會等各個場合大談特談利率市場化,12月15日,在北京大學專門討論了“十二五”建議中關于金融部分,第一句話就是“建立逆周期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12月17日選擇第二句話“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總體而言是,中國金融機構改革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定條件的硬約束,可以擴大利率市場化的范圍,換句話說,就是可以實現更靈活的利差管理法。
         
            這樣的表達方式在中文的特殊語境下很清晰,但在市場的語境下解釋起來實在成本過高。這不,《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作了個摘要,標題竟然是《央行官員:加息可能阻礙中國經濟軟著陸》,基本屬于驢唇不對馬嘴,但這一摘要內容出口轉內銷,到處流傳,這些央行官員想必哭笑不得。
         
            目前中國經濟中存在一系列的兩難處境,加息擔心影響軟著陸,會引發熱錢流入,銀行資金較緊,但社會資金泛濫,房地產市場前途未卜,但社會資金為房地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商業銀行不停止向房地產市場貸款,按照信托成本和民間資金成本,所獲收益在20%以上,可謂一本萬利。銀行向房地產商與房地產投資者張開錢袋,不過代價是付出高息,搭上你未來數十年的生活質量。
         
            目前的貨幣政策確實動輒得咎,監管層為力保全年信貸紅線不失。據悉,為了防止全球信貸突破7.5萬億美元,監管層暫停固定資產貸款,以防止經濟過熱。對于監管層的能力不必懷疑,如果到了7.5萬億的關口,只要一聲令下禁止各家銀行放貸就能守住紅線。但保得住紅線不失,不一定意味著信用泡沫變小。
         
            事實上,我們的信用泡沫一直在上升,銀行的信貸收縮成為民間資金活躍的背景,各種各樣暗度陳倉的手段層出不窮。
         
            銀行為規避檢查將資產納入表外,為做大資產規模互相購買資產,真是兄弟情深,據統計,2009年我國的信貸規模是9.6萬億元,而影子銀行體系的規模在2萬億元以上。在表外資產銀信通等產品受限時,直接委托給信托公司賺取手續費,而在信托受到監管時,則通過消費信貸等暗度陳度,促進內需政府總是鼓勵的吧。
         
            這真是一場累死人的貓捉老鼠的游戲。這還不算完,這里在收緊信貸,那邊以其他開工發放的資金源源不斷。以債券為例,我國業已進入債券市場大發展的時代,根據中國結算公司11月的數據,11月的債券發行量合計達到6130.33億元,本年總計91804.88億元,超過貨幣大量發行的2009年86474.71億元的規模。其中記帳式和儲蓄國債30106.48億元,其他的債券都可以直接轉換成購買力。誰說中國信貸緊,信用泡沫就小了?只會比去年大。央行其實在暗中擴大銀行的資產規模,擴大社會流動性。
         
            面對銀行與貨幣政策的困境,央行的辦法就是利差管理,不必由央行宣布加息,只要控制住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任由商業銀行提高貸款利率浮動上限即可,既不興師動眾,銀行有了穩定的生財之道,經濟熱度也會下降,而市場化利率也朝前推進了一步。
         
           按照央行的主意,明年需要的不是加息,而是擴大銀行的自主匯率浮動區間。
        葉檀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2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50:00

        讓滬深市場重新競爭起來
         
            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初期,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的建立,都比中國證監會早,因此它們在剛面世時并不屬于證監會領導,而是由上海、深圳兩地的地方政府領導。這種由歷史形成的基本格局,對早期中國資本市場的行情演繹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在1996年滬深兩地競爭所引發的牛市行情。直到今天,官方對于這輪行情的評價基本上是負面的。
            確實,在這一輪由深圳首先發動起來的行情中,摻雜了太多的違規行為,地方政府指令商業銀行向證券公司提供貸款,證券公司受命炒作指定股票。兩家證交所作為受地方政府直接領導的機構,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交易所應該保持的中立態度,成了多頭行情的鼓吹者,兩個市場基本上處于半公開的操縱之下,地方政府實際上成了兩個市場的最大莊家。這種惡性競爭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警覺,在當年年底采取了一系列嚴厲的調控措施,其中包括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的名義發表措詞強硬的文章,終于把“牛頭”強按了下來。事后,受命拆借資金炒股的部分銀行和證券公司的高管都受到了記過、撤職、市場禁入等處理,而兩家交易所也從此脫離地方政府,改為由中國證監會直接領導。
            盡管如此,這一輪席卷全國的牛市行情,仍然有其值得肯定之處。在這輪行情出現之前,中國資本市場一直受著熊市行情的折磨,不僅投資者損失慘重,上市公司的股票發行也面臨困難,還顯稚嫩的資本市場大有夭折的可能。正是這一輪持續將近一年的牛市行情,為市場注入了強勁的生命力,重新激發了民眾的投資熱情。大量企業借著這股勢頭得以成功上市,中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得以迅速擴大。原來,不管是滬市還是深市,都還只是地區性市場,而在此之后,兩個市場才開始成為引起全國民眾高度關注、參與踴躍的全國性市場。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滬深兩地的積極競爭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一種常態,只有競爭才能讓市場發揮出優勝劣汰的機制,才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富的投資機會。因此,對于這輪牛市行情,我們必須看到其蘊含的積極因素,至于競爭中的違規行為,更多地表現為地方政府對市場的不適當干預和利用。如果能夠從制度上保證政府約束自己的行為,充分尊重市場,同時加強市場監管,那么,這種競爭就能恪守在市場的框架里,而不致引起那么大的震蕩。令人遺憾的是,當時的處理只是用行政手段強力按住了“牛頭”,而對政府過多地卷入市場競爭沒有吸取必要的教訓。
            在滬深兩家交易所劃歸中國證監會管理后,它們已經成為證監會的從屬部門,更多地像一個行政機構,而失去了市場競爭的沖動。當然,在深圳證交所先后推出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以后,上海證交所感到了壓力,十分渴望以創立國際板來重樹影響力,但是這種構想已經不是上海證交所自己可以決定的事,而是必須服從于證監會乃至更高層面的統一安排,這使得它在市場創新方面只能長期無所作為。很顯然,一個沒有了競爭力的市場,必然是一個缺乏活力的市場。為了讓中國資本市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們有必要對目前的市場格局進行重造,讓滬深兩家交易所回歸市場,讓滬深兩個市場能夠在法制的框架下重新展開競爭     周俊生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3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52:00

        中國股市20年跨越三大發展階段
        ——中國股市從規模到結構的演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

        1990年12月19日,星期三,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交易。當時,上海市市長朱镕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銅鑼。滬市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并以當日最高點位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4萬人民幣。2010年12月19日,星期天,這一天是中國股市正式開業20周年的大好日子。彈指一揮間,過去20年已成歷史。
          從20年前的“老八股”,到如今的2000只股票掛牌,現在滬深A股總市值已達26萬億元,成為全球股票總市值第二大的市場。20年間,中國股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至少在擴張速度與總量規模上,我們僅用20年走過了發達國家200年的股市歷程,當然,在股市規范與質量要求方面,我們仍存在較大差距,有待進一步發展。 
          一、滬深兩市完全同質同構階段(1990——2000)
          在中國股市誕生的最初十年,是我們摸索經驗、自我總結、不斷改進的十年。這十年雖然經歷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和傳奇,但總體而論,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特征:
          (1)滬深兩市同構化,直接導致上交所與深交所的平均主義、大鍋飯。
          在滬深兩市的制度設計上,1990——2000年期間,上交所與深交所幾乎是完全同質、同構的,它們不僅在掛牌品種和掛牌數量上基本相同,而且在IPO數量上也是平均、對稱分配的。然而,在勢力范圍的劃分上,似乎存在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比方,廣東及周邊省份的上市公司主要偏向在深交所掛牌,而上海及江浙一帶的上市公司則偏好在上交所掛牌,當然,其他一些遠距離省份上市公司在掛牌地點的選擇上,也是帶有地域趨同性的。
          不過,滬深兩市為了標榜它們之間的差異和競爭,也曾努力嘗試過翻一些新花樣,有點類似小孩子過家家的樣子,我讓你先開盤,我后開盤,比方,1993年8月9日,深交所將開盤時間從9:00更改為9:30,比上交所晚半小時開盤;1994年7月11日,深交所又將下午開市時間由13:30更改為13:00。直到1995年7月3日,滬深兩市交易時間才最終統一為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并一直延續至今。
          (2)只有公有制企業,才有資格上市,民營企業基本上沒有上市機會。
          也許是民營企業太少、太小、太弱的原因,當時,滬深兩市均不允許民營企業上市,而有資格上市的只能是公有制企業,主要包括集體所有制企業和中小型國有企業,而大型國有企業則一般不允許上市,主要理由是擔心獨資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公有制中的主體地位“變色”。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擔心集體所有制企業和中小型國有企業上市后,股權易手,或是國有資產流失,因此,當時,我們將上市公司的股權嚴格區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和公眾股,其中,只有公眾股能夠自由流通,而國家股和法人股則不允許自由交易轉讓。這就是中國股市預埋下來的重大后遺癥——所謂“股權分置”現象。
          “股權分置”的最大弊端在于:由于國家股與法人股不允許上市流通,所有股票成為“袖珍股”,易于大戶操縱控盤,從而形成“投資不足、投機過度”的格局,最終導致股票估值扭曲,市盈率居高不下,股價嚴重失真。另一方面,國家股與法人股的股權變動被凍結,這不利于國有資產的存量活化與結構調整,易于造成國有資產無謂的沉淀與流失,進而退化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功能。
          (3)股市規模狹小而脆弱,頻繁暴漲暴跌、大起大落,就像長不大的孩子。
          第一輪暴漲暴跌:1990年12月19日上證綜指基點100點——1992年5月26日最高沖至1429點——1992年11月16日最低回落至400點下方。
          第二輪暴漲暴跌:1992年底400點低谷起步——1993年2月15日收于1536點——1994年7月29日跌至333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1994年8月1日330點附近起步——1994年9月13日漲至最高點1053點——1996年1月19日最低跌至512點。
          第四輪暴漲暴跌:1996年1月19日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999年“519”行情井噴——1999年6月30日最高漲至1756點——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最低跌至1361點。
          (4)中國股市的早期創新與退市制度的初步架構。
          為遏制股市過度投機,1995年1月1日,滬深兩市改T+0為T+1交割制度;1996年12月15日,開始實施漲跌停板制。這兩項交易交割的限制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股市的短期波動及投機氛圍。為了進一步穩定股市運行,改善投資者結構,壯大機構投資者,1998年4月7日,第一批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正式掛牌上市,從而開啟基金投資新時代。
          1992年,中國大陸出現第一個衍生金融產品——國債(利率)期貨。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正式推出國債期貨交易品種。1995年2月23日,“3?27國債期貨事件”爆發。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在中國關閉。可以想像,當時,在中國股市現貨市場極不成熟、極不規范的情況下,急于推出更復雜的衍生金融產品,條件與時機更不成熟,不過,這一失敗案例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教訓。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1992年10月12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成立。1997年8月15日起,國務院決定,將證券交易所劃歸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ST制度)。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這是中國股市真正意義上依法治市的開端。從1999年7月9日起,滬深交易所開始對連續三年虧損而暫停上市的股票實施“特別轉讓服務”(即PT制度)。ST雙鹿、ST農商社、ST蘇三山和ST渝鈦白,因三年連續虧損而成為第一批PT類股票。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 
          二、滬深兩市定位出現分化階段(2000——2004)
          1999年底2000年初,以NASDAQ網絡泡沫的破滅為標志,一輪全球性大牛市到此終結。1999年11月25日,香港創業板倉促推出,結果只抓住了一個“牛尾巴”。
          隨后,深交所也開始設計并打算盡快推出內地創業板。為了讓深交所能夠集中精力籌建創業板市場,根據監管部門安排,從2000年9月起,深交所暫停了全部新股上市業務,只有上交所繼續受理新股掛牌上市。然而,隨著資本市場風云突變,全球創業板普遍由熱變冷,尤其是當2001年6月14日上證綜指創下2245點的最高歷史記錄后,突然直轉而下,一輪漫漫牛市從此拉開序幕,因此,深圳創業板的推出時間表,似乎變得遙遙無期。從2000年9月算起,到2004年5月,在將近四年的時間里,深交所一直關閉了全部IPO業務。
          實際上,在2001年6月之后,隨著牛市的終結、熊市的開始,上交所的IPO業務基本上也停止下來,這當然不是上交所的意愿,而是中國股市監管的“潛規則”:一旦當熊市來臨時,證監會就會以行政命令“暫停IPO”;反過來,一旦當牛市來臨時,證監會又會以行政命令“重啟IPO”。由于這一輪大熊市一直持續了整整五年,直到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跌破千點大關,本輪熊市才終于止跌。也就是說,在這一輪大熊市中,雖然深交所根據行政安排暫停了IPO業務,但上交所的IPO業務基本上也是形同虛設的,這也算是深交所一種心理上的市場平衡。
          不過,應該肯定,2001年終結的這一輪大牛市,首次將1500點的歷史箱頂狠狠地踩在了腳下,雖然后來的大熊市曾一度瞬間跌破千點大關,但它畢竟打開了中國股市向上攀升的更大空間。
          在這一階段,雖然滬深兩市的IPO業務基本停歇下來,但退市制度的規范與機構投資者的擴容,仍在繼續進行。
          2001年2月22日,證監會依據《公司法》發布了《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規定了新的退市制度及操作程序:凡是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并給予一年的“寬限期”;如果在寬限期內仍不能扭虧為盈,則必須退市。新的退市制度將寬限期由原來的三年縮短為一年,從而提高了退市制度的效率。據此,2001年4月23日,PT水仙有幸成為中國股市成立以來第一家退市公司。
          2001年12月,證監會對《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新修訂后的退市制度將于2001年1月1日開始實施。本次修訂主要作了如下補充與修改:一是補充規定“因國家有關會計政策調整,導致公司追溯調整后出現三年連續虧損的情形”,不適用暫停上市的規定;二是將暫停上市的“寬限期”由一年縮短為半年,再次加速了退市進程。2002年2月25日,滬深交易所修改其《上市規則》,取消了特別轉讓服務(PT制度)。
          與此同時,為了激活股市人氣,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被正式批準入市,最初主要是參與網下新股認購。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引入QFII,中國A股市場首次對外開放。
        總體而論,在這一階段,不論何種原因,滬深兩市在IPO業務的行政定位上,終于開始拉開差距,形成區別。 
          三、滬深兩市分工定位漸趨明晰階段(2004——2010)
          (1)中小板低調推出,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走向前臺。
          2004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以下簡稱“中小板”)。2004年6月25日,深交所中小企業板的開市鐘聲敲響,首批8只新股當天在中小板集中掛牌、上市交易。實際上,中小板寄生于深交所主板內,并滿足主板的最低上市標準,它主要是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上市機會。中小板的誕生,在中國股市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民營企業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地直接上市,它必將改寫中國民營企業“低人一等”的陳舊歷史。
          (2)股權分置改革正式拉開序幕,開始步入全流通時代。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這是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流通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它標志著上市公司股權“全流通”時代的到來。
          (3)完整演繹新一輪牛熊交替:驚天地、泣鬼神!
          2005——2007年,既是股權分置改革任務最重的三年,也是特大型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銀行和國有保險公司)集中上市的三年,同時也是中國GDP增長最快的三年。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瞬間跌破千點大關,當日又收在千點之上,創下本輪熊市的最低點。隨后,新一輪大牛市在2006年初悄悄啟動。2006年12月14日,上證綜指首次超過上一輪牛市峰值,并創下新高收于2249點。僅僅10個月后,20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創下歷史最高記錄6124點,本輪大牛市就此終結。與牛市的暴漲有著十分驚人的相似,10個月后,2008年9月4日,上證綜指被重新打回原形至2249點。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命運的捉弄?十個月的瘋漲:上證綜指從2249點暴漲至6124點;十個月的狂跌:上證綜指又從6124點暴跌至2249點,如此暴漲暴跌的對稱美!實在蹊蹺!令人嘆服。
          (4)中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首次啟動市場化進程。
          2009年6月,新股發行體制市場化改革首次啟動。新股發行的市場化改革,就是要讓一級市場“去行政化”。具體地講,IPO市場化,主要包括兩大基本內容:其一,實行IPO定價市場化,廢除30倍新股發行市盈率上限的行政“潛規則”(即所謂的“行政窗口指導”);其二,實行IPO節奏市場化,取消證監會“熊市暫停IPO”、“牛市重啟IPO”的行政特權。
          事實證明:這次IPO市場化改革是十分順利而成功的,它不僅第一次讓中國股民平靜地接受了“新股破發”的隨機現象,而且它第一次讓中國股民平靜地接受了所謂“快速擴容”的客觀現實,并使中國股市恢復了巨大的活力及強大的融資功能。這在市場化改革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為此,目前中國的“政策市”色彩正在褪去,并將逐漸走向“依法治市”的征程。
          (5)十年磨一劍:中國創業板正式推出。
          2009年10月30日,伴隨著創業板開市鐘聲的敲響,證監會耗費10年“功力”磨礪而成的“創業板之劍”火熱出爐,當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集體上市。創業板的推出,必將為全民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及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業板將是民營企業的舞臺和主戰場,它與中小板一道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大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股權融資平臺。
          (6)歷經四年充分準備,融資融券業務終于水落石出。
          早在2006年6月30日,中國證監會就發布了《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試點管理辦法》,然而,直到今天我們才信心滿滿地推出融資融券新業務。2010年3月31日,中國股市首次推出融資融券新業務。融資融券的推出,意味著中國股市終于擁有了第一個“做空”機制,或第一個杠桿性金融衍生產品,它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7)經過15年閉關修煉,終成正果:股指期貨順利出關。
          15年前,我國嘗試的第一個金融期貨品種——國債(利率)期貨告敗,市場被關閉。2010年4月16日,中國再次嘗試第二個金融期貨品種——股指期貨。融資融券與股指期貨相生相克,實乃天作之合。這一對完美組合的橫空出世,不僅為投資者帶來了“個股”做空機制,而且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股指”做空機制,更為重要的是,融資融券與股指期貨的雙向對沖交易機制,可能將為我們找到解開中國股市“股指暴漲暴跌、個股齊漲齊跌”歷史難題的答案,從而結束中國牛市“一步到位的漲”與“漲過頭”,以及中國熊市“一步到位的跌”與“跌過頭”的傳統陋習與惡性循環。
          可以預見,隨著明年上交所“蓄謀已久”的國際板推出,上交所與深交所的市場分工與市場定位將更加清晰而互補。今后,上交所將重點發展藍籌板和國際板,主要服務于一流的國內大公司和國際跨國公司;而深交所則重點發展中小板與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及創新型企業。這是一個完美的市場組合,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市場格局。
          筆者認為,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完成后,我們應該盡快轉向退市制度改革,借機創業板退市制度的設定,同步改革主板退市制度,筆者建議將“連續兩年資不抵債”納入退市標準,并同時改造和擴容新三板,讓它真正成為“中國的OTC”。如此一來,新三板便可以直接與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完全對接:作為退市公司的“收容所”,新三板可以無條件地接納來自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所有退市公司;作為上市資源的“孵化器”,新三板還可以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權掛牌與轉讓的場所,等這些公司長大后,就可以直接從新三板申請轉板至中小板、創業板,乃至主板上市。因此,退市制度改革必須與新三板改造同步推進。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4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53:00

        建倉時機來臨!!!大家注意了

        消息面,周三對大盤走勢有影響力的信息有:1、我國明年三農方面投入可能將超過9000億;2、央行擬根據經濟增速建立新信貸管理體制,可能不再設定信貸目標;3、發改委今起上調成品油價格;4、國新資產管理公司今掛牌央企重組加速;5、銀監會劃定融資平臺不良貸款計提標準;6、工信部表示明年要落實培育新興產業政策。周三消息面略微偏暖,對周三A股繼續反彈有利。外圍股市方面,周二晚美股全線上漲,道指收盤上漲0.48%,納指上漲0.68%,標普上漲0.6%。周二港股平開高走收盤上漲1.57%。日經指數周二上午窄幅振蕩午后明顯拉升收盤上漲1.52%。外圍股市對周三A股有正面影響。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5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55:00

        以下是引用hnmxy在2010-12-22 14:30:00的發言:
        最新成交;流通幣寧夏860元成交一枚;

        有所下降,是否全品?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6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55:00

        以下是引用hnmxy在2010-12-22 14:35:00的發言:

        最新成交:流通幣世博6.2元/枚成交5個原盒;

        掉價了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二泉龍井
          267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等級:副排長 帖子:897 主題:1 積分:1035 精華:0 注冊:2010/10/4 21:46: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57:00

        以下是引用上海丁昌在2010-12-22 14:39:00的發言:
        為何高物價下仍調油價

          7月份以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 影響,國內物價總水平上漲較快。記者了解到,在此種情況下,相關部門仍然堅持上調油價,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是從國民經濟全局和長遠發展角度做出的選擇,目的是堅持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方向,調動企業生產和進口積極性,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同時抑制不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和經濟結構調整。【

          國家發改委方面表示,200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3%;2010年,國內石油消費繼續快速增長,預計石油對外依存度將接近55%,石油安全形勢更加嚴峻。在這一背景下,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和引導作用,抑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資源節約成為現實、必然的選擇。及時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滿足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理順成品油價格,短期內會對下游用油行業產生一定 影響,但長遠有利于保持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易貿資訊成品油行業分析師廖凱順認為,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所以目前是一個相對較好的調價時機。

             發改委只是傭人而已,油老板控制著整個國家,他錢比你多,他官比你大,你發改委聽話,就給你一分不錯的工作和薪水,不聽話,立馬炒你魷魚!試試看!



        錫惠二泉河,舒展龍井葉。幽幽芬芳散,更渡世人渴。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8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4:59:00

        今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佳績連連。特別是在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曾鞏書法作品《局事帖》以1.08億元成交,創出中國書法拍賣的新紀錄。事實上,早在1996年這件作品就拍出了50.85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古代書法作品的最高價。顯然,了解一些拍品此前成交情況,有助于藏家
        判斷藏品的價值。

          多方查詢原始成交情況

          網上搜索逐漸為投資者所重視,拍賣成交情況成為市場衡量作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僅僅了解近幾年的拍賣成交遠遠不夠,投資者最好能夠通過各種渠道查到最原始的成交。如《局事帖》,上一次出現在1996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是出現在“上海張氏涵盧舊藏——宋元翰牘明清書畫精品”專場上,是作為一件信札;它曾經是民國時期大收藏家張文魁的“舊愛”。了解這些,對于參與拍賣有參考意義。

          從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來看,像《局事帖》這樣在13年間僅兩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的情況非常少見,一般藏家在看到賺錢效應時,往往會急于出手。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藏家可以從以往拍賣圖錄中尋找到投資的“證據”。在今年的秋拍中有一件碧玉臥牛,估價180萬至250萬元,成交價達到616萬元。此件碧玉牛與今年5月在英國倫敦拍賣市場上以340萬歐元成交的一件乾隆碧玉臥牛有異曲同工之妙,姿態相近,均為臥姿回首。

          古玩投資中,除了外形相似之外,細節特別是雕刻紋路也非常重要,其顯示當初可能是由同一個作坊,甚至同一個工匠制作出來的。在2007年12月中旬舉行的北京翰海秋拍上,清雍正銅海水龍紋瓶估價60萬至90萬元,成交價則達到了1570.24萬元。拍出如此高價,主要是因為其與2007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上,以1130.35萬港元成交的清乾隆銅鑄刻龍鳳紋雙耳活環方觚的雕刻紋飾類似。在今年的秋拍中,以162.4萬元成交的白玉饕餮紋雙鷹銜環耳龍鈕蓋爐,其爐身之上的饕餮紋與2007年春季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中出現的一件白玉雕饕餮紋雙龍耳三足蓋爐十分相似,后者的成交價為536萬港元。

          通過原始記錄了解更多

          隨著近年來海外回流書畫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投資者僅僅通過查詢中文名稱還不一定能查到其原始成交。以今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估價680萬至880萬元,最終成交達到6720萬元的蕭云從《青山高隱圖》手卷為例,如果只是簡單輸入“蕭云從青山高隱圖”,查不到任何成交情況。但如果仔細查看這件作品的源流,可以發現其曾經是木扉堂主人鄭德坤的舊藏,2007年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就舉行過“木扉堂藏畫”專場拍賣會上這幅作品的成交價不到300萬元。

          通過查詢一件拍品的原始成交,還可以了解到其他有投資價值的書畫作品,像“木扉堂藏畫”專場拍賣會的最高價——梅清《黃山十景》冊頁,在今年北京翰海的秋拍時估價600萬至800萬元,成交價則達到了991.2萬元。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269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50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5:00:00

        理財周報記者 張莉/文   “每個人都在投股票的時候,我已經沒在投了。”十多年前他曾如是說。
          “每個人都急于買房的時候,你去買房干嘛。”近年他又如是說。
          他就是年少鐘情古玩,涉獵收藏界20余年,在金融界、房地產、餐飲業名噪一時的藏家王元中。
          王元中投資不追風,堅持“在其冷僻的時候撿漏”,十幾年前當大家萬人空巷追買股票的時候,他早已胸有成竹踏足房地產業,當近年房產的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襲來時,他又避其銳轉投其他行業,二十多年的收藏生涯從書畫到瓷器、雜項、刺繡再到紅木家具、西洋古董,階段性的變換著“玩”的策略,享受著收藏帶來的快樂。
          成功人士3準則
          1房地產、金融、古玩
          “一般的投資無非是房地產、股票和實業,成功人士玩的無外乎加多一個古玩,其實真正好玩又能賺錢的就是書畫類、瓷器、古典家具那些藝術品了,因為前者帶來的僅是金錢上的需求,后者則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享受。”
          去年十月,一個估價為2000萬至3000萬港元的乾隆御制“水波云龍”寶座,被“法人股大王”劉益謙以8578萬港元成交,打破中國家具世界拍賣紀錄。
          而隨著7年之內從7萬到8萬一噸漲價至700萬到800萬一噸到現在絕跡的海南黃花梨,帶動著紅木家具的市場的飛速崛起,以小葉紫檀、越南黃花梨和大紅酸枝為代表的高檔紅木家具價格正在快速增長,“五年能漲五倍”。
          “隨著品種的稀缺,會做紅木的人也越來越少,手工也越來越貴,導致紅木家具的收藏價值越發的體現,海南黃花梨已經絕跡,但是小葉紫檀和大紅酸枝被炒得越來越貴,第九屆古典家具展覽會上的交鋒已經清晰可見”。
          “如要購買紅木家具,賣家許諾是小葉紫檀,你就簽下假一賠十的合同,不論內外行,只要堅持這個理念,準會增值。巴里黃檀跟大紅酸枝很像,但畢竟不是大紅酸枝,買回去最終也沒有收藏價值。”王元中表示。
          2投資西洋古董正當時,4個月賺豐田車
          “我一個朋友前段時間買回一批西洋古董,4個月后賺回一輛豐田車”。王元中興奮地說。
          而王元中自己收藏的西洋古董,拍賣成功的比比皆是:
          2009年9月皇家御用aynsley 淡描花卉紋瓶在上海道明拍賣行,成交價是10,640元,是估價的22倍。
          同時拍賣成功的有,檸檬黃茶具成交價112,000元,創國內西洋瓷器拍賣最高紀錄。
          比起古典家具,用王元中的話說,西洋瓷器更是閉著眼睛就能買。用途、質地、生產年份等在這些西洋古董上標識得很清楚,而且,老外講信用講品牌,造假犯法成本也極高,所以西洋玩意基本不造假,本身造價也不貴,比如一個水晶市場價1萬元,盜過來2000,加上西方的人工十分昂貴,如果要造一個贗品往往比真品還要貴,所以收藏起來也比較放心。
          3紅木家具西洋藝術品造假少
          不同于價格飆升到頂峰的中國的某些藝術品,紅木家具和西洋藝術品本身入門淺,更不需要辨別,因為造假的機會成本也不小,所以造假的可能性還沒那么大,再加上大家對它的認識都還處于萌芽階段,不清楚它的潛在價值,所以才有更大更多的投資機會。
          不過,馬有失蹄,人有失足。王元中的收藏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至少一兩千萬是石沉大海了。”更有一次信任熟人,買了假貨,損失幾百萬。他提醒,做收藏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要靠自己的甄別能力。最簡單的就是簽下合同,假一賠十。收藏古玩最大樂趣就是要真貨,只要是真貨,即便一時你付出較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是會漲價的,而且長的也不會少。另外藏品的來路要清楚,要去有信用的拍賣行和文物商店。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風靜
          270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等級:連長 帖子:944 主題:2 積分:1146 精華:0 注冊:2004/4/6 7:42: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12/22 15:02:00

        文王問子牙怎治世:子牙曰:王者之國,使民富;霸者之國,使士富;僅存之國,使大夫富;無道之國,使國家富。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單帖管理 | 引用 | 回復 回到頂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12月22日行情直播互動交流








        表情圖片:                                                                                                                                 
        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