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隨處可見的1角硬幣將可能是地地道道的“成都造”。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成都印鈔公司獲悉,1角硬幣在成都制造目前已經正式立項,明年將開始制造,生產出來的硬幣將直接供應給西南地區流通使用。在此之前,國內僅南京造幣廠、沈陽造幣廠、上海造幣廠制造硬幣。
“身價低微” 以前沒造過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印鈔造幣總公司已經正式批準了1角硬幣在成都印鈔公司制造,定于明年開始生產。”成都印鈔公司相關人士說,之前,該公司生產的貨幣為紙幣,雖然曾有多年賀歲金條、標準金錠、金元寶等貴金屬制品的生產歷史,但是尚未涉足“身價低微”的硬幣。
據透露,下一步,該公司將著手準備申請在成都制造使用頻率更高的1元硬幣。這就意味著,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生產商之一,位于溫江的成都印鈔公司多了一個硬幣生產項目。
用料講究 有10余工序
成都造的1角硬幣會用什么材質做呢?成都晚報記者打探到的信息是不銹鋼。大家也許記憶猶新,有的1角硬幣很舊很臟,有的卻锃亮如新,這是因為前者是用鋁材制造的,在流通過程中易氧化、污損,影響硬幣的美觀;后者用的是太原鋼鐵廠提供的造幣鋼,這是一種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和防偽技術的不銹鋼材料,用很久還很新。
另外,成都晚報記者還了解到,小小的1角硬幣看似簡單,但其中蘊涵的工藝十分復雜,前后要經過配料、制造模具胚、澆鑄、熱處理、沖壓、齒邊制作、成品檢驗等10來道程序。
引進新的硬幣生產線,是否需要招聘新員工呢?據悉,新進37名員工的主要去向為膠凹制作、印刷、維修等崗位,不會去造硬幣。
影響
小額貨幣用硬幣是趨勢
成都更多場所將使用硬幣
調查顯示半數市民仍喜歡用紙幣,專家稱需要時間改變習慣
目前,國外是由紙幣統領主幣市場,硬幣則是輔幣(指小額貨幣)市場的絕對主力軍,而我國主輔幣市場都由紙幣充當主力軍。據悉,我國已經開始推行輔幣“硬幣化”改革,目的是提高貨幣的現代化處理水平。
市民在小額貨幣方面習慣用紙幣還是用硬幣呢?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在鹽市口對10位成都市民做了隨機調查,有5人表示喜歡紙幣,因為硬幣揣在身上沉甸甸的,錢包里不好放;另有2名受訪者表示硬幣干凈,況且現在成都有很多自動投幣的售貨機需要硬幣;還有3人表示“用紙幣和硬幣無所謂。”
“成都人的紙幣使用習慣要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西南財大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張寬海認為,成都這樣的內陸城市,氣候相對干燥,人行投用的零鈔多是紙幣,當地群眾就習慣用紙幣。其實,國內許多發達城市硬幣的使用頻率都非常高,主要應用在公共交通、自助電話和某些需要投幣的賣場,不少城市的公共場所專設投幣機。目前,成都已開通了地鐵,公交線路也越來越多,這將使硬幣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所。
硬幣優勢
用得久、成本低
不易造假
成都印鈔公司相關人士稱,硬幣的優點包括流通時間長、成本低、防偽性能優良。有統計顯示,一枚硬幣流通次數可達3萬次,流通時間平均30年;而一枚紙幣平均流通300次,壽命3-6個月,僅是硬幣壽命的1/100。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帶動貨幣流通量急劇增加,中央銀行貨幣發行費用相應也逐年增加。
探訪上海
“1元硬幣”這樣造
上海造幣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是第五套人民幣“菊花”1元硬幣。進入車間需通過一道類似于機場的安檢門,這個安檢門對金屬制品非常敏感,工人們每天上下班,都會穿戴公司特制的衣服、鞋子和皮帶,參觀者被要求不能攜帶手機進入車間,進入車間后不能攝影、攝像。生產線長達十幾米,從生產到檢測再到包裝均為全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