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廣州金幣典藏在2011-5-6 12:47:00的發言:
廣州 幣商另眼看黃金白銀價格回調
彭 哲
5月2日,國際金銀價格出現回調,特別是白銀價格出現了大幅回調,到5月6日中午,國際金價和銀價分別為1489.84美元/盎司和35.46美元/盎司,幾日內銀價的跌幅高達27.6%。
對此,包括央視2套在內的傳媒,以及眾多專家眾口一詞,黃金、白銀有泡沫了,價格出現拐點了。
筆者以為,黃金、白銀價格一瀉千里的時代還遠未到來。此次市場回調,只不過是最近黃金、白銀價格百米沖刺后的短暫休息,是一次短暫的技術性調整而已。
從全球經濟來看,其主旋律是通脹,是惡性通脹。
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后,實行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第1輪量化寬松,美國印了1萬億美元。到今年6月才結束的第2輪量化寬松,美國又印了6000億美元,以至3億人口的美國,負債已接近美國國會批準的負債上限14.2萬億美元。為應對危機,歐盟也加大了印鈔力度,先后投放1萬億歐元,以緩解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緊張。日本在海嘯和核泄漏危機后,也開動了印鈔機。在此輪印鈔競賽中,中國也不甘落后,央行投放4萬億,地方政府投放10萬余億。再加上最近2年國家外匯儲備新增1萬億美元,央行為此加印人民幣7萬億。
全球急劇增加的鈔票,最終是要消化的。它必將對沖、稀釋、消化到商品、服務和勞動力成本上來。
一旦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經濟持續、穩定復蘇,美國對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大,那么,泛濫的流動性在資本趨利性的驅使下,必將大量流向原油、黃金、白銀等大宗商品,從而引爆全球劇烈的通貨膨脹。
而如今,美國經濟復蘇的信號雖然已經發出,但不顯著、不穩定。因此,目前的大宗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勞動力價格地上揚,還是溫和的,還只是劇烈通脹爆發前的預熱。
目前,金銀價格地回調,是進二步退一步的技術性調整。一方面,低位建倉的投資者、投機者,在金銀價格快速上揚后,有獲利回吐的要求。另一方面,屢創新高的金銀價格,在百米沖刺后也需夯實基礎,需要市場的反復震蕩和沖擊,其價格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同。
縱觀2000年4月以來的美元與原油、黃金、白銀價格走勢,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的金銀價格調整,還是進二退一的調整,還是積蓄能量、夯實基礎的調整,還是金銀價格再創新高前的調整。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