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了上千萬”
5月14日上午10時,因匯聚財富中心等商務區吸引眾多投資公司而被一些溫州當地人稱為“金融街”的車站大道上人車川流,而中鈔國鼎、金源珠寶、恒泰大通以及溫州國際大酒店附近的中國黃金等一些經營實物白銀的門店內卻冷冷清清。
“4月份實物銀價每克最高達到10元(已包括每克約1元左右的手續費)以上,現在有所下降,每克8.6元左右。”恒泰大通直營店一營業員告訴記者,而在金源珠寶門店內,店主在白銀位置特別立了一塊牌子 “白銀投資,睿智選擇”,見有人走進來,便有三五營業員“湊”上去。
實物白銀是目前溫州市場上較常見的白銀投資之一,另外還包括紙白銀、白銀T+D延期交易等方式。5月初,不少介入白銀T+D延期交易的溫州投資客出現虧損。
5月3日,國內白銀市場恢復交易,李先生起早后看白銀行情,拉長的虛線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節前(勞動節)看好節后國際銀價可能攀上50美元,因此以10600元/公斤的價格大膽持有超過5手 (1手為1公斤)單。”5月3日白銀(T+D)跌停了,按他所持保證金比例20%即5倍杠桿來算,虧損超過60%。
與李先生一樣買 “節后銀價上漲”的不在少數。整個4月份,溫州資本投資白銀的熱情呈現爆發之勢,工商銀行溫州分行統計數據顯示,溫州地區4月的交易量竟然追上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總和。
針對近期 “部分溫州人投資白銀虧損上億”的傳言,工商銀行溫州分行結算與電子銀行部貴金屬交易負責人趙海說,“虧損上億的可能性不大,但上千萬元確實是有的。”
溫州目前有工商銀行、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等多家銀行涉及貴金屬交易業務,其中工商銀行、深發展銀行、民生銀行等規模較大。至于投資者的虧損狀況,一些銀行向記者表示,溫州民資參與白銀投資途徑比較多,具體數據很難統計。
銀價走軟之后,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數據顯示,5月3日,白銀Ag(T+D)交易額約132億元,較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縮水一半。
“前段時間白銀大漲,目前虧損的都是一些喜歡高風險高收益的激進溫州投資者。”趙海告訴記者。
“現在都像驚弓之鳥。”溫州當地一銀行負責貴金屬投資的負責人如是向記者描述這些溫州投資者經歷“過山車”后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