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工作的張某,拿著自己找人印制的假購物券,輕輕松松在蘇州人民商場及新蘇州百貨消費了5次,用3000多張假購物券共購買了價值30余萬元的黃金,當他第6次大搖大擺來到新蘇州百貨,掏出600余張購物券消費時,被收銀員當場識破。
每張假券成本很低
張某今年27歲,成家后獨自一人來到蘇州,在昆山做生意虧了一萬多元。今年2月13日,張某花錢買了一張面額100元的蘇州人民商場購物券,帶到深圳某印刷廠花8000元印制了4萬張假券,“第一次印制出來的仿真度很低,于是我又加了1500元,讓印刷廠重新印制了一次。”
第二次印制出來后,張某從4萬張購物券中挑出9000張仿真度較高的假券,帶回了蘇州。隨后,他依照真券,自己刻了一個鋼印,印在了假券上。
5次輕松消費30余萬元
2011年3月5日,張某帶著假購物券,來到蘇州人民商場,購買了價值5萬余元的金條以及黃金飾品。
隨后的一個多月時間,張某又4次在人民商場以及新蘇州百貨使用假券,每一次他都購買價值6萬左右的黃金,“每次使用的假券都是600張左右,有時候柜臺人員看著厚厚一沓假券,也會起疑心,我就說是單位用來買禮品的,沒想到也能蒙混過關。”張某說,為了不引起商場人員注意,他在人民商場和新蘇州百貨之間交替使用假券,5次共購買金條及黃金飾品1000余克,共價值30余萬元。
得手后,張某立即將金條及黃金飾品低價出售,賣了20余萬元。拿著這筆錢張某去賭博,很快10多萬就揮霍一空。
愈發膽大最終栽了跟頭
4月9日,張某帶著677張假券再次來到新蘇州百貨,冒著被識破的風險,他挑選了之前曾經使用假券消費過的一個柜臺。
隨后張某挑選了67700多元的黃金項鏈、手鐲以及金條,來到收銀臺用假券結賬。讓張某沒有料到的是,收銀員拿出一臺辨別購物券真偽的機器,對張某的假券進行了鑒別,發現張某使用的是假券后,商場人員將張某帶到辦公室并立即報警。隨后張某被帶到蘇州公安局平江分局觀前派出所,在民警的訊問之下,張某對自己使用假券詐騙犯罪的行為供認不諱。警方在張某家中查獲了剩余假購物券5082張。
說起自己的犯罪行為,張某后悔不已,他說,自己心懷僥幸觸犯法律,最終栽在了自己的“貪心”上。目前,張某因涉嫌詐騙被蘇州平江檢察院批捕。
來源: 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