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兌換 廣告

        泉友社區☆ 品 牌 專 欄 ☆幣市大家談 → 關于幣商誠信的基礎知識教育答鴿兄


          共有59248人關注過本帖樹形打印

        主題:關于幣商誠信的基礎知識教育答鴿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91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48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6:55:00

        以下是引用阿凡達在2010-9-18 16:45:00的發言:
        “出來的和圖錄中的不符”——是版別之分,但不能說與圖錄不同就是后來補鑄。版別之分,有同期的不同模;也有不同期而且不同模;還有不同期但同模。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傷心過兒
          92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等級:士兵 帖子:265 主題:3 積分:367 精華:0 注冊:2009/6/22 21:27: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8:51:00

        以下是引用鴿子在2010-9-17 12:52:00的發言:

        好像不止這一種,還有其他幣品是后來補鑄的!
        比如歷史人物 絲綢之路等等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傷心過兒
          93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等級:士兵 帖子:265 主題:3 積分:367 精華:0 注冊:2009/6/22 21:27: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8:52:00

        以下是引用上海丁昌在2010-9-17 13:03:00的發言:

        依據?
        問臺灣幣商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鴿子
          94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貴賓 帖子:3225 主題:30 積分:6587 精華:0 注冊:2007/11/1 13:19: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9:03:00

        以下是引用泉畔游俠在2010-9-18 13:04:00的發言:

        第一輪大轉盤上鐫刻的年份是“1992”。這說明該幣是1992年發行的。這就是發行當局對公眾的公開承諾。發行當局必須信守這項承諾。
        如果在18年后的2010年重鑄年號為1992的錢幣,那就是嚴重的失信,甚至違法(如果其目的是謀取暴利,則涉嫌欺詐)。
        18年前,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發行工作中這樣那樣的缺陷(比如數量不足、發行滯后等),這只能引為教訓,而決不能成為18年后敗壞國家信譽的違法行為的理由和借口。
        (聲明:我只有一個第一輪大轉盤,不打算出售或繼續買進,無論是否重鑄,對我沒有利害關系的影響。)
        鴿子兄在以往各項討論中常常有自己獨特的真知灼見,給我印象深刻。但鴿子兄關于重鑄問題的觀點,本人實在難以茍同。恕直言。

        很高興能在這樣的氛圍下討論問題。
        錢幣上的年號只是說明本幣的設計發行年份,并不會在本年度里一次性印刷或鑄造,很多情況下,在印制或鑄造完畢以后并不立刻投放市場,而且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會繼續加印或加鑄造各種錢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流通幣如此,貴金屬幣也同樣如此,這應該是印鈔造幣業的國際慣例,并不構成您所說的欺詐。記得在九十年代我們經常遇到新發行的金銀幣并不是當年的年號。
        由于種種原因,時隔多年,貴金屬紀念幣補鑄的行為不一定會發生,但我們起碼應該認定,既然發行當局對社會大眾以公告和證書上明確注明的形式公布了發行量,這就是對公眾的一種承諾,理應按量鑄足,不按量鑄造的行為就是一種不守信的行為,對于這一點我們是否應該達成共識?



        任憑幣市潮起潮落,堅守一份喜愛,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95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48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9:25:00

        以下是引用傷心過兒在2010-9-18 18:51:00的發言:
        比如歷史人物 絲綢之路等等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96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48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9:25:00

        以下是引用傷心過兒在2010-9-18 18:52:00的發言:
        問臺灣幣商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泉畔游俠
          97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等級:士兵 帖子:210 主題:40 積分:793 精華:0 注冊:2010/6/4 12:54: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9:26:00

        以下是引用鴿子在2010-9-18 19:03:00的發言:

        ......由于種種原因,時隔多年,貴金屬紀念幣補鑄的行為不一定會發生,但我們起碼應該認定,既然發行當局對社會大眾以公告和證書上明確注明的形式公布了發行量,這就是對公眾的一種承諾,理應按量鑄足,不按量鑄造的行為就是一種不守信的行為,對于這一點我們是否應該達成共識?
         
        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
        當初,境外幣商向中國有關當局訂購大轉盤,有關協議書的具體細節我們不了解。也許起初約定發行300個,后來由于難以銷售等原因改為185個。不管怎么樣,雙方銀貨兩訖,合同已經在十多年前執行完畢(也許合同作了修改)。如果現在幣商看到市場情況好轉,要求中國有關當局補鑄到300枚,甚至為此起訴到法院,鴿子是否以為幣商一定勝訴?絕對不可能!因為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根本不會受理!
        18年后補鑄大轉盤是完全不可能的。

        分享到:
        支持(1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上海丁昌
          98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版主 帖子:52629 主題:547 積分:317488 精華:0 注冊:2010/8/4 8:08: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9:26:00

        以下是引用鴿子在2010-9-18 19:03:00的發言:

        很高興能在這樣的氛圍下討論問題。
        錢幣上的年號只是說明本幣的設計發行年份,并不會在本年度里一次性印刷或鑄造,很多情況下,在印制或鑄造完畢以后并不立刻投放市場,而且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會繼續加印或加鑄造各種錢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流通幣如此,貴金屬幣也同樣如此,這應該是印鈔造幣業的國際慣例,并不構成您所說的欺詐。記得在九十年代我們經常遇到新發行的金銀幣并不是當年的年號。
        由于種種原因,時隔多年,貴金屬紀念幣補鑄的行為不一定會發生,但我們起碼應該認定,既然發行當局對社會大眾以公告和證書上明確注明的形式公布了發行量,這就是對公眾的一種承諾,理應按量鑄足,不按量鑄造的行為就是一種不守信的行為,對于這一點我們是否應該達成共識?

        還需權威的資料佐證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鴿子
          99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愛心天使
        等級:貴賓 帖子:3225 主題:30 積分:6587 精華:0 注冊:2007/11/1 13:19: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9:36:00

        以下是引用泉畔游俠在2010-9-18 19:26:00的發言:
         
        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
        當初,境外幣商向中國有關當局訂購大轉盤,有關協議書的具體細節我們不了解。也許起初約定發行300個,后來由于難以銷售等原因改為185個。不管怎么樣,雙方銀貨兩訖,合同已經在十多年前執行完畢(也許合同作了修改)。如果現在幣商看到市場情況好轉,要求中國有關當局補鑄到300枚,甚至為此起訴到法院,鴿子是否以為幣商一定勝訴?絕對不可能!因為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根本不會受理!
        18年后補鑄大轉盤是完全不可能的。

        難道中國的金銀幣發行不是一種主動的行為,而是受制于境外幣商的合約?我發行多少枚是我的事情,你訂購多少是你幣商的事情,這和當時幣商的合約有何相干?



        任憑幣市潮起潮落,堅守一份喜愛,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對(1回到頂部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泉畔游俠
          100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加好友 發短信
        等級:士兵 帖子:210 主題:40 積分:793 精華:0 注冊:2010/6/4 12:54:00
          發帖心情 Post By:2010/9/18 19:57:00

        以下是引用鴿子在2010-9-18 19:36:00的發言:

        難道中國的金銀幣發行不是一種主動的行為,而是受制于境外幣商的合約?我發行多少枚是我的事情,你訂購多少是你幣商的事情,這和當時幣商的合約有何相干?

        你的話有一定的道理。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討論:不提幣商,改為收藏者。
        當初大轉盤滯銷,少鑄了將近一半,收藏者中無人提出異議。現在如果有收藏者強烈要求補鑄,并以“既然發行當局對社會大眾以公告和證書上明確注明的形式公布了發行量,這就是對公眾的一種承諾,理應按量鑄足,不按量鑄造的行為就是一種不守信的行為”為由,起訴有關當局,要求補鑄到300枚。鴿子兄是否以為一定勝訴?絕對不可能!因為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根本不會受理!
        呵呵!結論是一樣的:18年后補鑄大轉盤是完全不可能的。

        分享到:
        支持(2中立(0反對(0回到頂部